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浩月
韩浩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78,389
  • 关注人气:14,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造星运动毁了郭德纲

(2006-02-18 10:39:59)
分类: 文化
文/韩浩月

年后,在崔永元主持的《春节大联欢》上,三个月窜红的相声演员郭德纲露脸了,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这位相声界的草根人物开始登堂入室,进入由“主流相声艺术家”把持的“艺术殿堂”了。是谁把郭德纲送进了央视?是那些或开网站或开房间或当县长的相声艺术家们,是那些从票贩子手里买高价票的观众,更是那些以制造文化现象为荣的所谓媒体精英们。

在《春节大联欢》中,郭德纲出场前,崔永元这样介绍他,“有这么一个人,最近特别红,但是没有架子,一请就来了。”在问及走红原因时,郭德纲不出所料地回答,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并赶紧表明,自己就是一个说相声的,不会为名声所累,更不会为此改变自己。之后,他与自己的搭档表演了节目,坦率地说,节目精彩好看,包袱抖得与“主流相声艺术家”们有所区别,但他仍然只是一个相声演员而言。说复杂一点,他是个继承了传统相声的艺术精髓、基本功扎实的演员,说简单一点,他只是说相声说得认真一点的演员而已。

如果仅凭郭德纲在央视的表现,包括他发布在个人博客上的相声作品看,很难想象在剧场里他会受到观众如此的青睐,也令人难以相信“钢丝”们对他如此崇拜。俗话说,高人在世外,功夫在民间,我们在央视、包括新浪网所见的郭德纲并非真实的郭德纲,那是被“主流文化”所清洗、漂白、过滤之后的郭德纲,而非在小剧场里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的郭德纲。郭德纲相声有一段大概是这样:他想吃羊肉串了,走在街上,遇到烤羊肉串的,讲好了先吃后付钱,吃着吃着,城管来了,烤羊肉串的撒腿就跑,于是白吃了羊肉串。捧哏的说这法子好啊,郭德纲说,其实这招用在卖盗版碟的身上更管用。

显然,这样的段子是不能出现在主流媒体上的,这也是郭德纲是属于小剧场、属于民间而非央视的主要原因。郭德纲是几十年时间潜心学习说相声,媒体用三个月时间造了一颗娱乐新星,他的走红,实乃诸多因素集结之所在。原因之一:国内相声水准直线下降,所谓著名相声演员不务正业,这门传统艺术难以维继,钟爱相声的观众心存不满,需要有一个“异类”借以讽刺眼下的相声低迷状态;之二:郭德纲从七八岁起开始学说相声,自言除了相声其他的啥也不会,且为了相声留恋京津两地,尝尽人间疾苦,而今苦尽甘来,这恰恰是观众最为受用的励志故事;之三:新锐媒体对主流文化早有厌烦之心,无奈空持批评利剑无处下手,力捧郭德纲是媒体人对抗恶俗、呼唤相声回归民间的最好形式。

媒体造星向来是双刃剑,2005年超女、芙蓉姐姐的毁誉参半就是鲜明的例子。尤其是芙蓉姐姐,毫无疑问,是传统媒体的参与造就了她的走红,在芙蓉姐姐几乎消声匿迹之时,也不禁令人对媒体的用心起疑,是以此讽刺整个社会审美的恶俗化倾向,还是单纯为了增加些许发行量哗众取宠?无论是因这两个原因的哪一种而被媒体“选中”都是悲哀的。如果媒体和观众力捧郭德纲只是为了刺激萎靡不振的相声艺术和演员,或者只是为了制造又一名平民出身的“超男”,那么我们应该为郭德纲感到悲哀,他本应该在小剧场继续小面积的受欢迎下去,一旦被“主流”收编,他还会是那个言无禁忌的郭德纲吗,一旦他的相声将被影像所记录传播并被用于教导的时候,他还会是那个在剧场里眉飞色舞在电视台里中中规中矩的郭德纲吗?

请放过郭德纲,我们需要一个买高价票去看演出的民间演员,而非一个被主流同化的“艺术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