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朋友

(2016-12-14 10:42:39)
标签:

歌德

席勒

知己

高山流水

分类: 随笔

    到上海的时候,偶然看到大文豪歌德和席勒的雕像。我好奇,它们不是屹立在德国小城魏玛博物馆广场上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去网络上一查才知道,原来这是复制品。同样的雕塑,在美国的克里夫兰、密尔沃基和旧金山都有。

    歌德和席勒是德意志民族杰出的创作者,他们惺惺相惜,有一段非常动人的友情。

歌德生于一个富裕的特权家族,父亲是皇家参议员,母亲是法兰克福市议会会长的女儿。25岁时他写出了轰动欧洲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26岁魏玛公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邀请他担任要职,可谓声名显赫,一生荣华富贵。

    歌德在魏玛创造了丰硕的文化业绩。他深入自然科学研究,从事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还在绘画等领域获得了远远超过魏玛公爵预想的成就。不久之后,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席勒。

比歌德小十岁的席勒,从小家境贫寒。年少时他就为《少年维特之烦恼》深深倾倒,希望可以结识歌德。为引起大师的注意,他公开批评歌德的剧作。歌德不为所动,始终彬彬有礼地回避着他。后来席勒主持出版文艺杂志《季节女神》,又向歌德约稿,依然被拒绝了。1788年,席勒的剧本《强盗》大获好评,却因此得罪家乡权贵,被迫流亡。他来到魏玛,第一次见到了大诗人歌德。

匆匆一见,席勒没有给歌德留下太好的印象,《强盗》中流露出来的反抗热情,他并不感兴趣。而在席勒看来,歌德高高在上,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

六年后,被时光狠狠磨砺过的席勒,在一个会场门口偶然遇见了歌德。歌德发现,眼前这位曾经不被看好的诗人谦逊了许多,更令他惊讶的是,他的才华并不在自己之下。他们一路走一路聊,一直走进席勒的住所,竟难舍难分。

歌德努力以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帮助时时处于窘迫中的席勒。席勒因此搬到魏玛来住,在歌德的援助下买了房子,接受朋友送来的资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而席勒的友谊和勤奋也激发了歌德,使他从富贵享乐中惊起,又拿起笔来进行创作。

《浮土德》等许多名作在这段时间里陆续问世,歌德满怀深情地对席勒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复活了——我早已不再是诗人。”

席勒也在歌德的鼓励下,创作出大量作品,贝多芬《欢乐颂》的歌词,就出自他手。他们还一起出版杂志和诗集,合办文艺刊物。一个人构思、起草,另一个修改、润色,珠联璧合,得心应手。

人生若能得此知己,哪怕一人已足矣吧。相互鼓励、彼此支撑,共同的理想使得前行的路上很安心,明白总有那么一个人,始终与你风雨同舟。

可是小歌德十岁的席勒,在这段友谊走过第十个年头的时候,终究逃不过死神的招唤,肺结核带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席勒死后,因为家境十分贫困,遗体被家属安置在魏玛一处公墓里。那时候的歌德一场大病自顾不暇,不知道好朋友身后竟如此凄凉,只把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

二十多年后,魏玛市长希瓦布决定从墓地中找回席勒的头骨。然而墓穴经年受细菌侵蚀,棺材爆裂,市长从公共墓穴中找到了大约23个头骨。哪一个才是席勒的?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歌德自告奋勇,负责去辨认席勒的遗骨。

我一直在想,当歌德踏入墓地,在一堆毛骨悚然的遗骸中找来找去,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悲伤、自责,回忆里朋友微笑的眼睛、嘴角和许许多多温情的画面,大概会令他几度晕眩吧。他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是直觉又告诉他,席勒一直在这里安静地等他,没有丝毫怨怼,就这么年复一年,品味灵魂的荒凉和寂寞。

歌德捧起一个个头骨,反复端详。脑海中有关朋友的细节统统涌了上来。那些携手创作的白天和黑夜、意见不同时的争执与辩论,都成为此刻寻找席勒的信息。最后,他确认其中之一就是一生挚友的遗骸。

他将它带回家去,写了一首深情款款的诗,就像许多年前席勒住在这里一样。歌德亲手为席勒设计了棺柩,二十多年来对朋友的愧疚使得他沉浸在新的悲伤中。他在魏玛一处墓地里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重新安葬了朋友,他决定,等到自己离开的时候,就躺在席勒的身边。

歌德在席勒死后又孤独生活了二十多年。根据他的遗言,死后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这对好朋友,终于可以生生世世相守在一起了。

1911年,从魏玛公共墓穴中又发掘出了63个头骨。一些学者对“席勒头骨”真实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当年歌德仅凭头骨大小作出判断的做法太不严谨。而这些新发掘出来的头骨,其中一个才是真正属于席勒的。2009年,又有德国学者通过进一步研究推测,大文豪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头骨很可能被19世纪一名解剖学家偷换并私藏,终至无迹可寻。

少了歌德,这世上已没有人再能够辨认,究竟哪一个头骨才是席勒的。其实,歌德当年捧回去重新安葬的,是他心中的席勒,是谁的头骨又有什么分别?活在当下的我们,身边也许不乏能够喝酒唱歌打牌聊天的朋友,可是当你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能够真正与你心灵相通,只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彼此明了的人,又有几个?高山流水觅知音,若能得此一二,已是完满。

想起陈奕迅在一首老歌里唱的:朋友,我当你一秒朋友;朋友,我当你一世朋友……即使相处到有过裂口,命运决定了以后再没法聚头,但说过去却那样厚……

一秒钟,一辈子,彼此依偎的灵魂,再也不必分开。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好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