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菜

标签:
唐伯虎朱子明压力生命 |
分类: 随笔 |
第二天一早醒来,果然有惊喜,豆子都长出短短的尾巴,每一根都那么可爱。我发现,瓶子中愈是被压在底下的豆子,长得愈肥。去网络上查找原因,才知道,原来植物都有抗逆性,有了适当的压力,豆芽才会长得又白又胖,味道鲜美。而那些没有承受过重物挤压的豆子,生出来的豆芽味道却差强人意。
我看着瓶中一夜之间的小小成果,忽然得到一些生命的启发。自然界万事万物,其实都有着相似之处。豆子到豆芽的转变离不开压力,人的成长亦是如此。
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段趣闻。宋徽宗赵佶沉溺于书画,有一天微服出访,在市集上看到有人画驴,于是问随从,世间谁画驴画得最好?随从便随口回答,是朱子明。朱子明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山水画家,常遭同行嫉妒,说他是“驴画家”,其实他对画驴一窍不通。宋徽宗一声令下命他进宫画驴,情急之下的朱子明苦练画驴技术,先后画了数百幅有关驴的画,最后竟阴错阳差地得皇上赏识,真正成了天下第一画驴之人。晚年的朱子明曾感慨而言,嫉妒其实不是坏事,因为愤懑和贬低最终成全了他。后人虽然对朱子明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朱子明将压力升华成动力,才为自己搏得一线生机,人生的境遇总也难说,压力不见得都是阻力。
后来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特别是《唐伯虎点秋香》,有段时间就对唐寅很感兴趣,常常去网络上找他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大意是说,唐伯虎在小有名气时拜名师沈周门下,刻苦学习,勤练技艺,深受沈周称道。老师的夸奖,使唐伯虎飘飘然起来,说自己“距绝顶只差半步”。有一天,沈周叫唐伯虎到自己家来吃饭,天气闷热难耐,沈周便让唐伯虎把窗户打开。唐伯虎走到窗前,正要伸手推窗,突然发现,窗户竟是老师的一幅画作,顿时羞愧万分。从此,唐伯虎“抬头望天天无际,低头学画画不止”。
很多人说,这个故事是想要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一做出点成绩,便忘了自己吃几两干饭。我却觉得,这对唐伯虎来说,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他的心上,每次想飞上天的时候,都会被适时地拉回现实,觉得自己还需要提高,所以他后来才会在绘画领域里有那么高的造诣。
小时候,常常问父亲,不是说大气都有压力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都将它的重量狠狠加在我们身上,那为什么我们还活得好好的,没被压死呢?父亲总是耐心地回答,因为我们体内也相对地产生压力,两种压力相互抵销,就没什么感觉了。地球上的生物已经适应,只有在这种压力下才能生长地更好。
竞技体育是最能体现压力与动力相互转换的。几乎每一届奥运会之前都会曝出选手退赛的消息,其中很多人是意外受伤,但也有人是因为四年磨一剑的压力太大,反而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最终选择逃避。选手面对压力的表现各异,有人临场发挥不佳,明明训练时很完美,到了真正的赛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期盼中却败下阵来。另有些人却愈挫愈勇,万人空巷的时候,也刚好是他们好好表现的时刻,现场的嘈杂反而成为加油鼓劲的工具,心理素质的强弱其实是应对压力的表现。
前些年参加的日语等级考试,对我来说,是一种反思。二级在自学者看来,是一道不易通过的坎儿,那时候我对自己很没信心,最终做了逃兵。考试那天,在考场外绕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勇气走进去。与我一起备考的朋友,平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却很坦然,考完之后打来电话说,这次考的内容与往年相比难度偏低,后来果真通过率很高。我气得直跳脚,恨自己连起码的尝试都没有就放弃了。若是顶住压力放手一搏,也许此时正雀跃不已。
与父亲聊起这件事,父亲笑问,你的压力是什么呢?考得上考不上,都主宰不了你的人生,你还是一样要按着既定的生命轨迹一路前行。只是因为太怕失败,而选择了不应战,这样的逃避,是多么可悲啊!
很喜欢电视上常播的一则珠宝广告。钻石外表华丽,闪着夺目的光彩,但其实与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石墨在5-6万大气压及摄氏1000至2000度高温下,再用金属铁、钴、镍等做催化剂,就可能转变成金刚石。所以,有些看起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其实也是内在升华的强大动力。
常听身边的朋友说,最近压力真的太大了,工作、家庭,忙得昏头转向,简直受不了。当你内在的力量很强,足够支撑你的意志,外来的压力也就不算什么了。就好像弹簧,压得愈紧,反弹的力量愈大,人也是需要一点蓄势待发的力量的。
生命总在逆境中奋发,在顺境中沉溺,一个坚强且茁壮的生命必是由挫折中来。如果生命是一段旅途,沿途不尽是美景,那么撑过困苦的日子,便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我看着瓶中初露头角的豆芽菜,肥硕的嫩芽闪动着一种积极努力的光芒,忍不住开始期待,明天它一定会变成盘中的美味。
微信公众号: jyyx0714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