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惹的祸

标签:
生命负责 |
分类: 随笔 |
夏天初至的时候,青岛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血案,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日上午,清江路交叉路口两车相刮,一名开起亚轿车的男司机与另一男子发生冲突。起初两人只是普通的推搡,随后矛盾升级,男司机用砖块将对方打倒在地,又从车里拿出一根棒球棍,继续击打对方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很快有目击者将视频发上网络,朋友圈里一片哗然。行凶者并未逃离,气焰如此嚣张,更令人震惊。
可是对被害者,却怎么也同情不起来。他从一间便利店走出来,一身酒气。原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却因为酒精失去了理智,醉醺醺地指手划脚,终于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我从小成长在一个“无酒”的家庭,祖父滴酒不沾,父亲一杯啤酒即倒。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酒都没什么概念。工作后有一年很辛苦,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家举行了一场庆功宴。久经职场的姐妹,将38度的琅琊台往酒桌上一搁,笑笑说,今天咱们就喝这个!
我吓一跳,抬脚便逃,却被一把抓了回来。姐妹挽了挽袖子,好像《水浒传》里的孙二娘,豪迈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都是女人怕什么?来吧!
那一天,五个女人分享了那瓶白酒。走出酒店,预想中飘摇的脚步和夜风一吹满目的晕眩全都没有。懵懵懂懂回到家,如梦如幻的白月光从窗口一倾而入,我才发现,自己还是有些酒量的。
后来死党失恋,找我诉苦。小饭馆里一坐,先叫了一扎啤酒。那个时候年轻气盛,是很讲义气的,于是打算陪她不醉不归。谁知道第一杯还没喝完,她就已经“疗伤”完毕,百转愁肠转眼变成了为友谊干杯。
可是对酒还是热爱不起来。
有一次朋友聚会,席间两位男士喝得有点高,不知怎的竟吵嚷起来。我们急忙将他俩拉开,分别送回家,谁知道其中一位却怎么也不算完。窗外大雨倾盆,车子开过来停在一边,他却躺在水洼里拖也拖不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好像世界末日到了,连手机也扔进了路边的下水道。
我们七手八脚将他送回家,好容易从他背包里找到钥匙,打开了门,才发现,靠在楼梯上四仰八叉的家伙,已睡得酣声大作。
第二天该君打电话问,昨夜是哪位好心人把他送回家的?有没有看到他的手机?
我哈哈大笑,将他的“丰功伟绩”全盘托出。该君听后,在电话那端捶胸顿足,这已经是这个月扔掉的第二个手机了。后来听说,他与吵架的那位朋友冰释前嫌,心里很高兴,一问才知道,原来二位都断了篇儿,早已不记得之前的不愉快。看来酒精这东西真是最好的健忘药。
不久之后,单位里有活动。酒过三巡,餐桌上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领导,也渐渐放松下来。我看着他面红耳赤的样子,领带歪在一边,脸上堆砌着难得一见的笑容,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异样。想到昨天他还在公司大会上盛气凌人地点名批评,毫不顾及某部门的脸面,如今却坐在这里借着酒劲侃侃而谈,仿佛川剧中不断变脸的演员。
第二天,有好事的同事将拍下的照片偷偷递给我看,醉酒之后的领导如一摊烂泥窝倒在饭店的沙发里,任外面天雷地动也没有丝毫反应。想起昨夜他摇摇晃晃走向洗手间,雪白的背影也泛出浓郁的酒精味道,恍惚间好像有了答案。也许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当他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居高临下面对众人的时候,他其实不见得快乐。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才能够放松,做回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酒也没那么大恶不赦了。
在我看来,酒是一种助兴的东西,朋友们相聚,喝点小酒聊聊天,大家都很愉快,“刚刚好”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明明已经不胜酒力,却还要对服务员喊道,再来两瓶!好像不喝到浑然不知的状态就是没有尽兴。有时候看朋友离桌,躲到洗手间里哇哇地吐,回来却装作若无其事接着喝,都会觉得很难理解,如果喝酒变成受罪,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
很喜欢古人喝酒的那种状态,文人都比较注重酒精里怡情的部分。王羲之在醉酒之后洋洋洒洒写下了《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虽然这只是一件草稿,可是涂改之处丝毫没有掩饰他的随性和洒脱,等到酒醒之后,他怎么也写不出来了。欧阳修自称“醉翁”,李白更是无酒不欢。东晋时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亦是好酒者,曾作饮酒诗数篇,以抒情怀。他为官之际,曾将俸禄中的米改为种黍,以便酿酒。更有官吏为了结识他,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改用酒。陶渊明挣脱不了酒的诱惑,终于上当。可是也正是因为有好酒相伴,他才能写出那么好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留下的生命风范。
所以酒哪里有错?它有存在的权利,你有不喝的自由。戒不掉的始终是人贪婪的欲望。
网络上很多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认为这起暴力事件,酒精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施暴者提着红色的书包,刚刚接女儿放学,遇到车祸,心里恐怕很难畅快。然而那个路人,若不是喝多了,大概也不会多管闲事,讲那么多不该说的话,最终送了性命。
生命行走到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欲望其实是一种成熟的表现。青岛人多半都有些酒量,朋友们相聚,喝啤酒、吃海鲜是生活常态。只是很希望酒喝得理智一些,小喝怡情、大喝伤身且易,掌握其中的度,是聪明人的选择。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