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开始,我就很关心射击场,那个叫做马修•埃蒙斯的枪手,来巴西了吗?
提到马修•埃蒙斯,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一说到射击场上“中国人的好朋友”,大概就会对他有些印象。2004年雅典奥运会,埃蒙斯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一路领先,最后一枪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金牌便到手。埃蒙斯从容端起步枪,稳稳扣动板机,打出了一个10.6环。可是这一枪却令现场的每个人目瞪口呆,他居然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选手贾占波。
四年后,埃蒙斯携妻子一同征战北京。在男子50米步枪3x40的决赛中,又是一路高歌,九枪过后领先第二名将近4环。但雅典悲怆的一幕又上演了,最后一枪埃蒙斯仅打出了4.4环,将金牌让给了另一位中国选手邱健。
很多人戏称他为“霉运先生”,德国的一家媒体评论说,这就是一场悲剧,美国选手埃蒙斯成为奥运会中最不走运的人。现场记者都希望捕捉到埃蒙斯在悲剧“梅开二度”后的痛苦画面,但是他没有立即走到已经飞奔到看台栏杆旁的妻子身边,而是带着笑容拥抱了邱健。他们紧紧地握手,埃蒙斯非凡的气度感动了每一位观众。主裁判也感言,如果奥运会允许有并列冠军的话,那么另外一块金牌应该属于埃蒙斯,他是人格与气质的胜利者。
故事未完成,悲剧仍在继续。2012年伦敦,又是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马修·埃蒙斯仍难逃宿命,决赛第9枪还领先对手1环多,最后一枪只打出7.6环,将银牌又“送给”了韩国选手金钟铉,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我看着电视上微笑的“霉运先生”,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猎户之家,家族里所有男人都是猎人。他继承了这样的射击天赋,14岁开始参加比赛,在高中的时候正式从事射击,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可是现在,他是多么孤独,多么落寞。
所有人都为他扼腕痛惜,一个在奥运会中伤痕累累的选手,怎么能够经得起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可是埃蒙斯却很淡定,他说,比赛结束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种感觉妙不可言。打出最后一枪后,我低下头想,嘿,我得到了一枚铜牌,真酷。
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期待,期待他还会有勇气在四年后来到巴西,来到里约热内卢。
马修•埃蒙斯真的来了。四年里,他保持了很高的竞技状态。他仍是50米步枪三姿排名第一的选手,距离金牌咫尺之遥。
可是这一次他再也不必担心最后一枪了。预赛中,他在卧射40枪轰出了震惊全场的400环满环的成绩后,却在后面的跪射和立射中表现不佳,总成绩1169环,最终排名19,无缘决赛。
他还是很淡定地接受采访,笑笑地说,连自己也不清楚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体育。
我一直有些疑惑,作为一名射击选手,总是倒在“最后一枪”,可见他的心理素质其实不怎么样。可是每一次的失败都不足以击溃他的意志,收拾起内心的忧伤,他会像一个圣斗士一般出现在下一个起点,又足以说明他有着很强大的内心世界。这不是很矛盾吗?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很多时候,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一扇门。马修•埃蒙斯在雅典脱靶痛失金牌后,心情沮丧,与朋友跑去酒吧喝闷酒。捷克女枪手卡特琳娜那一天同样出师不利,她在赛场上见证了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同是天涯沦落人,卡特琳娜走过来轻拍他的肩膀说,嗨,我可以和你说说话吗?
埃蒙斯后来回忆说,我抬头看着她,心想:上帝啊,这么美丽的姑娘在跟我说话吗?那时候的感觉简直太梦幻了。
从相识到相知,雅典成为他们缘起的地方。三年后,他们牵手步入礼堂,一双儿女相继到来,人生接近完美。
2010年埃蒙斯不幸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他去纽约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切除甲状腺,之后开始了漫长的休养、恢复过程。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身体康复后,他重新举起步枪,并获得了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我在想,在中国,一个像埃蒙斯这样的选手,几度错失金牌,还会不会有掌声?当他被贴上癌症患者的标签,又是什么令他回归赛场?除了对射击的热爱,应该还有对理想的执着。写到这里,已经明白,为什么埃蒙斯在伦敦获得铜牌的时候,会那样轻松地面对媒体。如果之前雅典和北京两次失利,还对他的内心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的话,那么经历了与癌症抗挣和漫长的恢复期之后,马修•埃蒙斯已经深深懂得,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奥运会,还有很多比金牌更加重要的东西。
我看着埃蒙斯收拾起自己的枪械,转身与太太相拥在一起的画面,深情的目光里分明是一种对彼此的眷恋。他说,我是个幸福、快乐的男人,我有不错的运动项目,有一个同甘共苦的团结集体,拥有好的教练、诚恳的队友。更重要的是,我有卡特琳娜。她夺冠的时候我也在场。我有什么理由悲情呢?
爱与家庭,分享他人生的辉煌,支撑他走过生命最黯淡的时光,也一次一次给予他卷土重来的信心和勇气。
这不是最后一枪。我一点也不怀疑,四年后的东京,还会看到埃蒙斯。没有金牌的人生是不是真的算不上完美?马修•埃蒙斯已经给了最好的答案。夺得奥运金牌也许不算奇迹,创造奥运历史才是传奇。
微信公众号:jyyx0714 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