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血

(2016-05-14 08:17:44)
标签:

采血车

约会

晕血

生命

人性

分类: 随笔

    周末回家,母亲对我说,收拾旧物的时候,找到一本我的“献血证”,看起来好像还蛮重要的样子,特别收起来交给我。我看着红色小本上标注的1600CC献血记录,吓了一跳,我曾经还做过这么“伟大”的事吗?

    小时候我是有些晕血的,和一帮小鬼爬墙,不知怎的被墙头的玻璃碎片扎了手指,血流如注。手足无措地跑回家去,话没讲一句,先倒在父亲的怀里。醒来时才知道,不过是小小的外伤,老妈只用了两片创可贴就搞定了。

    可是对血液的恐惧却从此根深蒂固。工作后,有一年单位里组织献血,大家踊跃报名,我却踌躇不前。无数次骂自己,连血都怕,还真是没出息!于是咬牙决定挑战。可是真的坐在仪器前,看着白衣天使娴熟地取出针管和血袋,笑眼盈盈地问是要坐着还是要躺下来,心里还是直打鼓,别过头去不敢看,耳边却有个声音在不停地说,不敢看还来这里干嘛! 

    暗红色的血液汹涌而出,渐渐注满整只血袋,心情却慢慢平静了下来。捐出了多少血,对我来说其实没什么概念,重要的是从此克服了晕血。我才发现,我对血液其实只是心理上的恐惧,相较那些真正一见血就呼吸不畅、倒地晕厥的人来说,还是幸运的。

    许多年后我到美国,陪我一起进产房的朋友小鱼对我说,手术分娩那天,医生的长靴踩在好大一滩血迹上,已经分不清是血还是羊水。当时没敢告诉我,过了很久才对我说。我一直在想象那个画面,其实头顶大灯反射出来的光线,基本上将整个手术的过程做了现场直播,我亦知道主刀的黑人医生什么时候划开我的肚皮,血什么时候流了出来。可是我没有勇气去看,不停找话题和小鱼聊天。所以当她对我讲这些的时候,我一边感叹她的心理素质真的好到不行,一边又觉得庆幸,假若那个时候好奇,再多看两眼,不知道晕血的老毛病会不会当场发作,还要害医生集体抢救。

    话题扯远了,仍说“献血”。

    如今回想起来,难免有些匪夷所思,与后来成为先生的男友第一次约会,居然是在“采血车”里。

    那时候,离我们单位不远的商场前,常常停着一辆红十字会的采血车。有一天下班,约好了去栈桥看海压马路。大概是那天心情超好,看什么都顺眼,我指着无人问津的采血车,心血来潮地说,不如先献个血再去。于是上车,每人“交”出了400CC。许多年后,每次想到我们两个对面而坐,每人胳膊上插一根管子,调侃谁的血液质量比较好的无聊样子,都忍俊不禁。这样的约会还真是别出心裁,只是那时候他大概也会在心里偷偷骂上两句,这个女人该不会神经大条吧。

    还有一次,也是约会,等了半天对方才姗姗来迟。我饥肠辘辘,急着找餐馆,他却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枣、一袋鲜奶和一小盒夹心饼干,对我说,先稍微吃一点,等一下到了饭店再大吃一顿。我很惊讶,一个大男人居然随身带着零食?原来之前他们单位也组织去献血,排队的人太多,才会迟到。医院给每人准备了这些东西,也算是一种感谢吧。我一听,更傻眼,刚刚吃下去的红枣、鲜奶和饼干,原来都是用他的鲜血“换”来的,这样的“人情”,该不会要以身相许来偿还吧,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多年以后,母亲入院检查身体。有一天我前去探视,看到急诊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下午两个心脏病人即将手术,医院急需A型血,希望有人去捐献。我想都没想就去了。意外的是,门外的长廊上坐了很多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听说自己不太适合捐献,郁闷地转身离开,一壁走还一壁说,我身体那么好,怎么会不适合?我看着他瘦削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长廊尽头,忽然觉得很感动,一呼百应的背后是人们温暖善良的心。

    离开医院的时候,刚好遇到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病患,全身插满管子,还处于麻醉状态。电梯门缓缓关闭,嘈杂的大厅忽然静谧地很陌生。我看着楼层不断升高,整个人好像从原本存在的时空里剥离出来,悬在另一个世界,忍不住在想,那躺在长长手术车上的人,用到我的血液了吗?他可能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坎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果我的血可以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我跑去捐出它们的意义就不只是一袋血。

    许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做过“献血”这样的事。有一年,《生活在线》上说,血库里A型血告急,希望市民慷慨捐献。我心里一动,恨不得马上就发动车子跑过去,可是想到要放下我已经安排好的事情去献血,犹疑半天,最终作罢。但静下心来,忍不住会想,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吗?如果那采血车就在我家楼下,我会不会愿意抬一抬脚走上去?

    我看着手中那个小小的“献血证”,好像看到十几年前青涩的自己。每一次标注在上面的数字,都代表了我生命里一段别样的旅程。不知道是因为我已经没了年少时对生活的一腔“热血”,还是渐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两耳不闻窗外事。在一个封闭的世界,只看到自己的光鲜,却从来不问这世上是不是还有需要帮助的人。人性真的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一直在前进的吗?还是愈来愈陷入连自己也很难察觉的倒退中?

    我没有答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献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剪刀的哲学
后一篇:父亲的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