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喜欢做手工,常常摆弄剪刀纸张。一日,随父亲外出,又赖赖忽忽买回来一套新的剪纸工具。我看着她小小的背影,坐在桌前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忍不住驻足观望,一看那剪刀便笑出了声。两刃不但驽钝,而且还是塑料制成的,怎么可能剪得了东西,不屑一顾地说:“你们被骗了,这种东西就只用来骗小孩子的。”女儿却眨眨眼睛,看看我,又看看那把剪刀,说:“不会啊,妈妈你看。”只见她拿起那把塑料剪刀,朝一张白纸剪去,顷刻间,那纸便分成了两半。这下轮到我一脸惊讶,怎么可能?明明是塑料制品,却也如此锋利。
我不解,思索良久才发现,其实剪刀是否锋利并不在于两面刃的尖锐或制材,而是配合。想起旧时祖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剪刀像她一样年老无用,磨了又磨还是一样剪不断小小的麻绳,后来找了一位专修剪刀的师傅看过之后,那人不知用了什么得力的方法,将嵌在两块铁片中间的螺丝用力拧紧,它们之间的缝隙也因此不见,再用的时候,就变得无所不能了。剪刀看起来很锋利,其实却不见得。很多非常好用的剪刀,两刃平平,不易伤人,但当两边结合的时候,却可以剪纸、剪布,甚至剪金属。
我忽然觉得这与人生的某些境遇有些相似。如果人能像剪刀一样,两个平凡的人,密切合作,却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接力比赛是最能体现剪刀精神的,每个队的成员水平可能参差不齐,这时候就更加讲究配合了,无论是奔跑还是接棒技术,磨合好的一方,成绩总不会太差。
周杰伦和方文山,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但之前我们却只知前者,不知后者为何方神圣。直到两者相遇,方文山凭借唯美的填词名声大振,周杰伦也因为另类的中国风而创下事业的新高。而当初发掘周杰伦的吴宗宪却凭白错失了摇钱树,事业上不但没能更上一层楼,反而走上了下坡路。究竟是谁成全了谁?又是谁搌弃了谁?潜在事情表面之下的内在因素也许有很多,但合作,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激励与陪衬却一定少不了,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得意与失意。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邻里,如果相互之间少一点怨怼而多些宽容与体谅,是不是就会相处地比较愉快,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主动伸出援手?记得有一年的小年夜,家里进了小偷,刚好被隔壁的邻居撞到。那热心的大妈听到声响,隔着门喊了一声,做贼心虚的人便仓惶而逃,连摆在橱柜里的照相机都没带走。假若平日里不曾与人真心相处,邻居大妈又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喊那一声?就好像祖母的那把剪刀,两边的缝隙太大,心与心隔得太远,就算磨得再尖锐,也一样你是你、我是我,遇到细小麻绳都无能为力。而我们常说,最融洽美满的夫妻就是性格上互补的那一类人,一方热情奔放,一方沉静如水,当遇上某些人生的转角,头脑一热,失去了方向,或是被小小的成功耀得睁不开眼睛,飘飘然飞上了天空,另一半刚好及时喊停,将他重新拉回原本的人生轨迹,紧密配合,不正像那将驽钝变得锋利的剪刀吗?
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亦是如此啊!经济、外交、军事,哪一件也少不了合作。旧时的中华,闭关锁国,西方列强都在埋头前进的时候,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开放便没有合作的机遇,等到炮火轰开了大门,才忽然发现,世界一直在变,不变的只有自己。如今,世界的格局早已不同,我们亦更加懂得与别国的合作与往来,表面上的亲密无间,不见得一定出自真心,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个世界讲究强强合作,两强相遇不一定强上加强,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抓住合作的机遇,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高度。
在人生的路上,多懂得一点剪刀的哲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小小的剪刀,还真是有些学问啊!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