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中一对交往多年的情侣分手了。我们都很惊讶,前些天两人还结伴出行,怎么说散就散。原来,去异乡的大巴车在旅途中出了意外。就在车祸发生的一瞬间,女孩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甩出了车窗,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碍,但男孩的“袖手旁观”却伤透了她的心,还没回家,两人已分道扬镳。
后来遇见,女孩愤懑地说:“他就坐在我旁边,却连拉我一下都没有,自己安然无恙,我却被甩了出去。”男孩一脸委屈地说:“我要救她,起码自己先找得到方向吧。当时事情来得那么突然,我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伸了手,可冲击力太大了。”无论怎么说,过程已经不重要,相爱的一对终于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是,我却有些疑惑,他们曾经一起经历过许多坎坷,被我们调侃为“死了都要爱”,却因为这样一件事分开,回味起来,总觉得有些惋惜。
想起刘墉先生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年轻时一贫如洗,脾气坏、孩子又多,全靠太太的辛勤与体谅,才能活下来。没想到,比他年轻十岁的太太突然心脏病发,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人世。老人在缅怀太太的文章中真情流露,不断请求她的原谅,尤其“那年大地震”的事,因为他从床上跳起来就往外冲,到了院子里地震停了,才见太太拉着三个孩子跑出来。老人在文章里写:“谢谢你原谅我在危急时只想到自己,你是那么无私,而我,是那么自私。”他一生都在为那天的事自责。
我在读完这个故事后静默许久,脑海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触。如果按那对朋友的思维和快刀斩乱麻的处世方式,老人是不是在地震之后便被“扫地出门”了?太太没有纠结这件事,在我看来不是她没有丝毫被忽视的落寞和忧伤,而是因为在漫长的、携手相伴的岁月中,他们平凡的爱情还经历了更多可能被时光蚕食的考验,相濡以沫几十年走到了人生终点的感动和意义,早已超越了“地震”这件事带来的孤寂和悲叹。人一定要在经历某种生死的考验,看到彼此之间的“誓死不渝”,才能够见证到百分百的真诚吗?
有一年去苏州,列车在冗长的铁路线上一路狂奔,到了南京,已是凌晨两点多,车厢里空荡荡的。窗外,漆黑一片的夜色偶尔几点闪亮的灯火,古老的秦淮河畔,似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轻声吟唱。一个年轻女子蓦地坐在我对面,一双眼又红又肿。列车缓缓开动,女孩一直低着头,一头长发遮蔽了半张脸,很久之后我才发现她在嘤嘤哭泣。我递去一张纸巾,她抬头道谢,慌乱中竟对我说:“我相信他百分百爱我,拼了命想拉我出来,可是他却不知道,我就是希望偶尔一个人待在我的‘阴暗’里呀。”我愕然望着那个语无伦次的女孩,我不过是一个与她有着短暂交集的陌生人,她却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原来,女孩有一位相处已久的男友,见她总爱独处,便教她画画、健身,希望把她从阴暗里拉出来,可是这些都是她不喜欢的。我听着女孩一路絮絮,认定那男孩也是真心爱她,但爱何必百分百,如果他没那么用力地去爱,他的爱人是不是也会过得比较从容快乐一点?
女人常常喜欢问男人:“如果我和你妈一起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你期待他怎么回答呢?他若先救他妈,你一定不高兴,觉得这个男人不够爱你,但若是先救你,你是不是也该认真想一想,危急关头连自己亲妈都不管的人,是否值得托付终身?百分百的爱,其实远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况且,你为什么一定要等着他来救?你先学会游泳,掉进水里不但能劈波斩浪游戏海洋,还能帮他一起救妈,这样不是更好吗?
忽然想起一件旧事。许多年前,老公在还是“男友”的时候,送了我一支派克钢笔。那支笔被我握在掌心不断奋笔疾书之后,笔尖慢慢变得钝浊。于是,他又买了另外一支。礼物收到后,我很高兴,因为他懂得我在什么时候需要一份什么样的情感。但那钢笔仔细一看却有些小小的瑕疵,笔端虽尖却不够光滑,笔帽边缘打磨也不算细致,指尖轻轻一触还有些轻轻地挫伤,显然不懂行的老公买到了假货。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它始终被我视为珍爱之物,每一次落笔,都会想到千里迢迢将它送到我手中的那个人。
何必那么迂腐地追根究底是真是假?它默默无言每日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就算它不过是穿着名牌,伪装贵族,我也当它是真的。就好像在这大千世界里徜徉或是挣扎的我们,能够遇见且一路同行,何必用种种假设,或是挖空心思制造各种机缘与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爱人?能够在太平岁月里,与他相遇已是上天的眷顾,柴米油盐里摸爬滚打亦是一种幸福啊!
爱,其实不必百分百。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