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都 京都

(2015-09-28 07:34:15)
标签:

日本

京都

历史

回忆

川端康成

分类: 随笔

    新干线在京都站短暂停驻又呼啸而去,我望着列车长长的背影,天空湛蓝,浮云飘渺远去,白色的子弹头恍惚间消失不见。脑海中忽然涌上川端康成《古都》里的句子:“从高处的旅馆房间里居高临下鸟瞰,市街上都已掌灯。天空一片灰蒙蒙,没有晚霞。街上除了点点灯火,也显得阴沉沉的。那是京都冬天的色彩。”

    如果说,京都对我魅惑是因为古韵深染,不如说是日本的文学更具吸引力。小时候,第一次读大佛次郎的名作《京都之恋》,便记住了这样一段优雅的文字:“北山上的杉林层层叠叠,浸空笼罩,宛如云层一般,山上还有一行行赤杉,它的树干纤细线条清晰,整座山林像一个乐章,送来了悠长的林声……”眼前水墨一般的画面徐徐铺展,狭窄街道两边堆砌的低矮房屋,白色纸门轻轻一拉,闪出一位擎淡紫色油纸伞的少女,踏着石板款款而至,伞柄上长长的流苏一动一摇,脚下高高木屐轻轻扣着小路,一声一声似雨滴敲打窗棂。墙角老树昏鸦,夕光与彤云交错的黄昏,晚霞染得天边一片橙红,清水寺里传来浑厚的钟鸣,鸭川河的潺潺水流自顾自远去。待到暮色合拢,祗园里灯火初上,星星点点似满天流光,月亮缓缓升起来,盛装的艺伎来回穿梭,眼睛里跳动着一汪清流。

    许多年过去了,小说中的唯美画面,停驻在脑海深处不曾移动。后来在川端康成更加俊逸的文字中,一点一点加剧了对京都的想念,小孩子梦境里的憧憬,竟慢慢变成一段缱绻的相思。日本之行,原本并不打算周游关西,北海道一览无余的秀丽风光,也占了行程大半。最后一日,我却坚定,宁可不做购物狂,也定要至京都赴一场千年的约会。

    走出车站,阳光明晃晃洒了一地,门口的工作人员,一身制服熨得笔挺,微笑着递上两把轻便小扇,盛夏时节的京都酷热难耐,比起三百公里外的东京更多了几分炎热。川端康成笔下仲夏的京都,又该是什么颜色呢?至车站后的公车站点,游人已排了整齐一队,发往金阁寺的公车上汗涔涔挤满的乘客,虽语言不通、肤色各异,眼睛里对古都的向往和期盼却同样火热。我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行,身后结伴同行的女孩着和服、趿木屐,头顶高高的发髻间插一把原木小梳,踢踢踏踏一路走来,京都仿佛忽然跌入时光磁场,古香古色的城市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京都是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公元794年起多次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成为日本政治及文化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此城市的专有名词。受中国唐宋时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京都至今保存着大量模仿长安、洛阳的古建筑,因为平安京建立之初,正逢我邦盛唐时期。倭人飘洋过海学习文明,对天朝的崇尚与仰慕亦渗透至各个领域。寺院、神社遍布城市内外,好像每一条悠深小巷的尽头,都掩映着历史辗过的深深的辙。初春平安神宫里纷缤满天的落樱,粉白花瓣扑簌簌拂满肩头;盛夏祗园里浩浩荡荡的彩车游行和八月里山头上燃亮的篝火;深秋岚山、嵯峨野附近的枫尾,美艳艳染成一片嫣红,还有冬天冰雪之后北山上孤寂的杉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枯枝印着灰蒙蒙的天空,像陶瓷底部深刻的裂纹。

    新年香火正旺的寺院,四面八方涌来祭祀祈福的香客,小女孩梳直刘海,握小巧风车,雪地里忽然一抹亮丽的红,小小的背影宛如落在心上的朱砂;幽静的二宁坂上,江户时期町屋木造的房子如今都还保存完好。石阶陡峭,雨后湿滑的小路上,小心翼翼的少女每走一步心都一颤,据说若在此处跌倒,三年内会死去,假若真的摔了跤,便四下里寻找卖糖葫芦的店铺,买一只冰糖葫芦,咒言便自动破解。是不是店家的杜撰不得而知,但一年四季有着不同色彩的京都,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一番念想。

    公车缓缓驶离车站,电子屏幕上显示出“二条城”硕大的汉字。时尚的百货大楼忽然在眼前略过,海报上某名牌商品正傲视群芳。川端康成曾经在小说《古都》里的疑问,终于在日本战败后不久变成现实。美国人随意入驻,古城里垫起高楼,霓虹闪烁,狭窄街巷里到处游走着金发碧眼的游客。古老的京都在战争中留下一个迷蒙的背影,渐行渐远。川端康成在后来的随笔中说:“京都是日本人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把京都深秋的景色,当作哺育我的摇篮。”见自己心目中的圣地如此蜕变,不知是怎样一种纠结且痛楚的心情啊!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京都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东京的时尚繁华、北海道的静雅清丽,京都兼而有之,是因为在这座沐浴过历史荣光与战争颓败的城市里,有一种接受命运安排的顺遂与心安,既来之则安之,上天因为眷恋这方水土而免去了炮火的侵袭,生存在这里灵动且慧诘的人,亦承袭了这样的坦然。

    公车进站,车门蓦地大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乘客悉数下车,奔向不远处的慕府行宫。车厢瞬间空荡,我方知这一车人大半都是为睹古城芳容的旅人。二条城的青色琉璃忽然跃于城墙之上,墙头绿树成荫、花枝冉冉,时光顺着鸭川河倒流起来。盛唐时期的古老建筑,只初露峥嵘,历史的长河已将我这异乡的旅人淹没。我才发现,原来恋慕京都,是因为在这里看见了自己民族千年前的辉煌。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京都 <wbr>京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个人的旅行
后一篇:如果你也听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