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阅读到悦读

(2015-06-08 09:32:52)
标签:

读书

于丹

图书馆

人生

梦想

分类: 随笔

    偶然看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主持人正与学者于丹探讨“读书”。于丹即兴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让我极为感动。

    出生于文革时期的于丹,父母都下放到乡村,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不是外婆家饭桌上飘出来的浓香,而是每一餐,外婆都坐在一边为她读书。那个年代,书籍的种类远没有当下这么多,外婆却身体力行地为她打造了一个书的天堂。长大后她才发现,书这东西,是可以反刍的,就像一只老牛、一匹骆驼。少年时“吞咽”下去的书,再回味起来,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我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小时候,很羡慕父亲那个半大的书柜,立在只有九平方米大的家里,鹤立鸡群。我常常站在书柜前贪婪地望着,小小的个子连第一层书架也够不到。父亲却对我说,在不久的将来它们都会归属于我,只要我愿意。那个时候,我不能理解父亲的话,但每天总会抽出一段时间用来阅读的父亲,却给我做了最好的榜样。

长大后,父亲兑现了诺言,慷慨地将那些书全部送给了我。我用心地呵护它们,在父亲的熏陶中爱上了读书,书柜也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几个”。夜阑人静时,我和父亲窝在各自的房间,晕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屋,一本好书捧在掌心,那样的时光,静寂中带着几分志同道合的默契。我和父亲,不但没有因为我青春的到来渐行渐远,反而靠得更近,维系我们的,除却亲情便是书。我才发现,原来“习惯”是可以传承的,读书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有一年去台湾旅行,到了台北,心心念念的就是诚品书局。当我踏进偌大的店面,一眼望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很感动。那些埋头于书海中的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中,没有人声喧哗,只听得见脚步地移动和书页轻轻翻过的声音。24小时不停歇的书店,深夜里还有如此多的顾客辗转流连,他们是在赴一场宁静的沙龙。我想,读书真的变成他们一种生活的方式,就好像每天吃饭、睡觉,少了任何一样,生命便缺失了意义。

    我喜欢“泡”在图书馆里,坐在厚厚的玻璃窗边,沐浴着清晨明媚的阳光,展开一本书,想到它在无数人的手掌上传递过,心情竟格外不同。朋友好奇地问:“借回家去慢慢看不是更好吗?”我却对图书馆恋恋不舍,因为那里有高高的书架、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等待知音的长桌坐椅和安静读书的人,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稀奇的人与物,营造出浓郁的书香,让我的阅读变得更加愉悦。

    这一期《对话》的主题《从“阅”读到“悦”读》,让我感慨不已。当下的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很难沉下心来阅读,却更喜欢与手机为伍,心甘情愿地做“低头族”。有一位朋友曾经不屑一顾地对我说:“我也在阅读啊,每天都在上下班的公车上看手机上的电子书。”我却觉得,这虽然也是“阅”读,却不是“悦”读,因为时间在追赶着你,你也很难在晃晃荡荡的车厢里静下心来体会文字的世界。从阅读到悦读,是需要“坚持”来做为前提条件的。

    节目看到最后,更坚定了我对书的依赖。你读或不读,书就在那里,静静地等你。就好像于丹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一生不曾谋面,但是心灵的相同,有一种灵媒就是书,书能打开阴阳界,能跃过时光差,书是一种超越。”永远不要放弃和冷落书籍,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微信公众号:jyyx0714欢迎关注

 

                                                      从阅读到悦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