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的特色超市
(2015-01-21 09:02:39)
标签:
美国韩国人香港超市青岛品牌廉仓式 |
分类: 随笔 |
渐渐地,对法拉盛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都是华人超市,但它们彼此之间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快到北方大道的香港超市,更具有地方特色,偏重于广东人的口味,在这里,连收银员都习惯讲粤语。朋友说,香港超市的创始人是明星叶玉卿的老公胡兆明。我们也忍不住八卦一番,大呼叶玉卿有旺夫相,嫁入胡家后,他们的产业从原本只在曼哈顿有一间店面拓展到现在的13家,遍布美国东西两岸。只是,香港超市高高在上的商品价格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随便买几样,一百美金便消费完毕。
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好运来超市,则平易近人了许多,也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店面不算太大,商品却一应俱全。卖海鲜的师傅,踩着雨靴、系着长长的油布围裙,标准的国语听不出来他们来自国内的哪个城市。干起活儿来却毫不含糊,一只新鲜肥硕的大龙虾,三下五除二便砍成了几段。
Parson大街附近的韩国超市,是我到美国后不久发现的。有一次偶然路过那里,看到超市外面的货架上摆放了许多带着精致包装的水果,一打听才知道,这些新鲜的瓜果,都是住在附近的韩国人亲手种植的。超市的入口处,搁置着各种各样辣味十足的韩国泡菜。就连背景音乐,也是当下最流行的韩剧主题曲。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还是收银员,就算是“大嫂”级别的,也化着淡淡的妆容,笑容可掬地用韩语向顾客问好。有机的红薯是我和朋友的最爱,每次拎回一大袋,放在烤箱里一热,没多久,便香飘四溢了。
凯辛那大街上的那间Food
最能满足购物欲望的,还是罗斯福大街尽头的BJ’S和Queens
我慢慢发现,纽约的法拉盛更像一个硕大的拼盘,这里虽是华人的“天下”,但也汇聚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种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法拉盛也就变得丰富多彩。逛超市看起来好像是无所事事,我却在这样的悠然自得中看见了真实的美国。在这里生活的人,也都是芸芸众生中平凡而渺小的个体,过着平静的生活,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我,虽是孤独的“纽约客”,但也和他们一样,义无反顾地走人生这长长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