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遇青岛老乡

(2014-07-27 02:58:37)
标签:

电招车司机

美国

创业

青岛人

分类: 随笔

       陪朋友去曼哈顿办保险,叫了一辆电招车。司机是一个中年男子,早早地来到楼下等候,一上车,没等我们开口说几句话,他便惊喜又笃定地说:“青岛老乡啊!”

       这不是我第一次在纽约遇见老乡,在法拉盛这个青岛人的聚集区,听到亲切熟悉的乡音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不知为什么,这一次听司机张师傅说着地道的家乡话,谈论着家乡的点点滴滴,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茫茫人海中,这样的萍水相逢似乎显得格外珍贵。

       张师傅是四年前来纽约的,干电招车司机这一行才仅仅十几天。刚买的车、刚配置的带有导航功能的三星手机,对道路还不那么熟悉的他,在我们面前似乎还有些拘谨,但一说起他的奋斗历程还是滔滔不绝了起来。刚到美国的时候,他在一间超市里卖海产品,一个越南人和五六个广东人见他是新人,就联合起来欺负他,只让他干最累最脏的杀鱼工作。他原本想拍拍屁股走人,但想到孤身一人在纽约闯荡人生地不熟找一份工作的艰辛,又只好忍气吞声。他咬紧牙关,利用休闲的时间,拼命自学英语,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三个月的时间,将工作中简单的日常用语都学会了。当有一天,越南人又一次故意想看他的笑话时,他却大大方方地上了柜台,对顾客应对自如。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小看他了。

       两年后,他离开了那间超市,开启了另外一段美好的人生。这些年,张师傅往来于美国与大陆之间,春节过后还刚刚回国办理了退休手续。我问他,喜不喜欢美国的生活,张师傅笑着说,他来到纽约的第二天,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样坦白又直接的回答,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在这座光鲜又华丽的城市中,每一个有梦想,又在拼命为梦想打拼的人,都是那么值得尊敬。

       对于电招车司机这份崭新的职业,张师傅坦言他还行走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前几天,刚刚买的新车,被一位横冲直撞的老外刮了一小块漆。事情本来没那么严重,但那个老外匆忙逃逸的行为却惹怒了他。他一脚油门追了上去,大有“青岛小哥”的气势,直到逼迫老外司机下车赔礼道歉。张师傅感慨地说道,别看是在美国,不是每一个老外都是绅士,不讲道理的人大有人在。

       一路上,我们都在愉快地交谈。起初对于我们提供的地址,他还有些疑问,干脆把车停在一边,认真地研究了起来,直到确定准确无误才重新上路,一边开车还一边分给我们口香糖。这段时间,他也有了不少自己的客户,暑假也是他工作的旺季,不仅仅在纽约辗转奔波,他也常常一连开几个小时,跑去外州工作,一个来回最多可以赚到六七百元的美金。说到这里,张师傅的随车电话响了,一个刚刚在肯尼迪机场出关的客户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了。我看着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男子,突然觉得青岛人的隐忍与勤奋在他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到达目的地后,张师傅帮我们拿下婴儿车才开车离去,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很感动。纽约是一个多面的城市,璀璨华丽与肮脏邪恶并存,形形色色的人却一如既往地生活在这个大染缸中。辛苦劳作的人不见得人人富有,但有付出才有收获,却是这座城市的游戏规则。在此打拼的人,有的过着拮据却快乐的生活,有的慢慢迷失在夜晚的灯红酒绿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也都有着不同的结局。

       许多年后,我不知道我会怎样回忆这段异国他乡的日子,不知道美国在我心里会是一个怎样的位置,但故事还未完成,人生仍在继续前行,却是无从改变的。祝福那些为梦想不肯轻易低头、对未来不愿轻言放弃的人,他们也会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花痴邻居
后一篇:学生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