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纸上看见了“读书月”的启示,心里又忍不住一丝喜悦。毫不犹豫地打电话给父亲,邀他到时一同前往,父亲爽快地答应了。
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冷峻的脸上,总有几分威严。我和父亲之间,还是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年纪相差了近三十年,父亲众多的喜好,我几乎都没什么兴趣。父亲是印染方面的专家,沉溺于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了。可是,我和父亲有一件事,却是步调一致的,那就是读书。
说到读书,父亲绝对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我就被父亲那满满一柜子的书深深地吸引着,耳濡目染。父亲读书的时候总是聚精会神,任窗外暄哗的闹市一整天的叨扰,也不会对他有丝毫的影响。我常喜欢托着腮,趴在父亲的身边,看那写满方块字的纸张一页页地在父亲那粗糙的手心翻过,我总是忍不住对父亲肃然起敬,用一种崇拜的眼神望着他。父亲总是轻轻地放下书,抚摸着我的头顶,说:“多识字,很快你也可以看这样的书了。”于是,这便成了我无法掩饰的动力,一有时间就缠着父亲教我识字。很快,我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很快,我就可以轻轻地打开书柜,小心翼翼地翻开那一本本被我视为“神圣”的书了。
长大后,书柜便成了我和父亲的“共同财产”了,我不断地充盈,扩大,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我们交换读书的心得,常常在假日的午后,品着香茶侃侃而谈,不知不觉就错过了晚饭的时间。父亲的眼中,有时候流露出惊讶和欣喜的表情,我想,他终于认可了,我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与他也无从交流的无知女孩。
每年的“青岛之夏”书展,都是我和父亲最开心的时候。早上两手空空地一路赶去,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却是踏着暮色满载而归。我和父亲的双手,被大大小小的包裹占满,可一闻到那淡淡的书香,我们总是掩饰不住的满心喜悦。有一年的书展,父亲在外地出差。走之前已列好了长长的书单,不断地叮嘱我,一定要顺利完成任务。回来后,放下行囊就跑过来看我买到的书,那一刻,他竟满足地像个天真的孩子。
这几年,父亲渐渐地老了,腰椎间盘突出很厉害。去年的“读书月”,父亲因为腰痛没能参加,我一个人去了会展中心,难以掩饰没有父亲结伴同行的那份失落。前面有一位阿姨,搀着她白发苍苍的父亲,正慢慢地浏览。突然遇见了熟人,对方问道:“大叔好兴致啊,也来淘书。”那阿姨爽朗地笑着回答:“非要来,那就来喽。”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心竟被深深地感动。执着的父亲和孝顺的女儿,那父亲蹒跚的步子和他们之间偶尔会心的微笑,还有那两只紧紧握着的手,一瞬间,我的眼眶竟有些潮湿。
这一年来,常常光顾当当网,买书也比原来方便了许多,父亲想要的书,也托我上网,鼠标轻轻一点,手到擒来,不费丝毫力气。因此,对于“书展”、“读书月”似乎也没有原来那般期盼了。可是,一想起和父亲结伴的途中,可以海阔天空地聊着,心里就不免升出一股浓浓地亲情,仿佛这些已变成了我和父亲那深深的父女情缘的代名词。看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聆听父亲对每一本书中肯而又独到的评价,我想,这或许也是父亲表达父爱的一种方式,透着淡淡的书香,感受他对我那看似平淡,却又深沉如海的父爱。
如今,父亲早已过了花甲之年。老花镜的度数一年年地攀升,外出散步,若是走快了几步也会气喘吁吁,可是父亲眼中的光芒还是一如既往地闪烁,父亲对书藉的那份热爱也与日俱增。突然开始期待“读书月”了,想和父亲一同淘书,想挽着父亲的臂膀,亲密地走在阳光下,想接过父亲手中那沉甸甸的包裹,想和父亲深呼吸,闻那掺杂着浓浓亲情的阵阵书香。我和父亲之间这不言而喻的亲情,是这世上唯一的、无从替代的感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