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安之行(11):华清池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
西安之行(11):华清池
在西安的第四天,一早奔赴火车站,准备成传说中的游5(306路)前往临潼区。由于之前在网上看到若干有关火车站非法揽客,黑车野导的报道,所以格外小心,好在以前平安。只是抵达火车站时时间尚早,据游5(306路)东风首班车还有一段时间,于是选乘了并没有多少好评的915路,全程空调高速,7点刚过就抵达了临潼之行的第一站:华清池。
早在周代,帝王便在华清池附近修建离宫别院,秦、汉、隋、唐等朝代旅游扩建,特别是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四十余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近四十次之多。华清池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见证者,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用“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描述了贵妃沐浴的场景,为这座离宫别院添加了一丝别样的风韵。华清宫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清池现在建有一座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展示了考古发掘出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等唐代御汤遗址。
星辰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是唐太宗沐浴的汤殿。星辰汤池壁似山河,与其南的魁池形似北斗七星,蔚为壮观。
华清池
莲花汤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是唐玄宗沐浴的汤殿。莲花汤汤池形似莲花,形制华丽。不知在此沐浴的唐玄宗,是否与不远处的杨贵妃诗酒唱和。不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是否回到过这里,是否在这里“夜半无人私语时”……
华清池
海棠汤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是杨贵妃沐浴的汤殿。海棠汤汤池形似海棠,小巧玲珑。如今,贵妃早已香消玉殒,只留下着一座青石砌就的汤池,供人要想凭吊。
华清池
太子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先后有李承乾、李治(唐高宗)、李忠、李弘、李贤、李显(唐中宗)、李旦(唐睿宗)、李重俊、李隆基(唐玄宗)、李瑛等十位太子在此沐浴。这些沐浴的太子中,有些荣登大宝,有些则无缘帝位。不知当年在此沐浴的太子们都在思考些什么,不知这些青石是否记录下了太子们诉说宏图、遥想伟业的声音呢……
华清池
华清池内还有一座环园。环园本为清光绪年间临潼知县沈家祯改建的温泉驿馆,1900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曾驻跸于此。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
环园之内有一座砖木结构地厅房,名为五间厅。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曾在此居住、办公,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在寝室听见院内激战的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五间厅作为西安事变旧址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清池
华清池
华清池
五间厅旁,还有一座名为“杨妃池”的沐浴室,里面的浴池建于清代,仿莲花池形制而建,康熙皇帝、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在此沐浴,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期间,曾将此池作为行辕沐浴室。
华清池
如今的华清池在其遗址上修建了庞大的景区,颇有点西安大唐芙蓉园和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味道。虽然,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了一体,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处观览休闲的场所,但我还是更喜欢“原汁原味”的历史的味道,哪怕有些荒凉与颓残……只有那样,看着那些断壁残垣,看着那片荒草凄凄,才能感受到历史真实的味道和曾经真实的过往……
华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