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安之行(10):西安碑林博物馆(乙)、西安钟楼、西安鼓楼
标签:
转载 |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
西安之行(10):西安碑林博物馆(乙)、西安钟楼、西安鼓楼
西安碑林博物馆除去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稀世名碑外,还有两座石刻艺术馆(室),珍藏了大量珍贵的石刻,特别是佛造像。
西侧的是建于1963年的西安石刻艺术室,展厅以展陈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为主。
西安碑林博物馆
在西安石刻艺术室的所有展品中,摆在最醒目位置,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昭陵六骏”。昭陵六骏原为醴泉县唐太宗昭陵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这六匹骏马都是当年随从太宗皇帝征战四方、建功立业的“有功之臣”,太宗皇帝特命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以志纪念。六匹骏马或站立,或奔驰,体态丰腴,矫健勇武。虽只是石雕作品,但静心端详,宛见太宗皇帝策马扬鞭,纵横疆场的豪迈与英芒。只可惜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二骏1914年六十海外,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礼泉县唐太宗昭陵)
除昭陵六骏外,唐高祖献陵石犀、唐武宗端陵鸵鸟是两件比较有意思的石雕作品。众所周知,犀牛、鸵鸟均为中原所产,无疑为外邦进攻之物。这两件作品不仅比例匀称、形象逼真,更为难得的是,在它们背后反映出的是大唐帝国与外邦交流往来的历史,不难想见,当年的大唐帝国四方来贺、万国来朝的盛景!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会昌六年【846年】,三原县唐武宗端陵)
此外,西安石刻艺术室还珍藏有唐高祖献陵石虎,唐太宗昭陵石狮,李寿墓墓门、墓志、石棺,朝元阁老君像,李小孩石棺,兴庆宫石栏板等一大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重要文物。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贞观九年【635年】,三原县唐高祖献陵)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三原县唐高祖献陵李寿墓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西安市朝元阁遗物)
西安碑林博物馆
东侧的是建于20世纪初的石刻艺术馆,展厅以“长安佛韵”为展陈主题,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佛教造像,展现了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仔细端详这些造像,姿态绰约,慈眉善目,面露微笑,每一尊造像都是那么的安宁静谧,看不出任何的岁月沧桑,或许它们早已看尽人世间的兴衰沉浮,那一丝似有似无的微笑,或许正是历经千年、饱尝风霜之后的顿悟吧。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北魏,旧藏)
西安碑林博物馆
(北魏,西安市西关王家巷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馆
菩萨立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旧藏)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离开碑林,已近晚7:00,回到北院门,品尝了传说中的biangbiang面和冰峰汽水。静静等待钟鼓楼的暮色降临。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年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两次重修。虽然鼓楼整体保留了明代风貌,但楼内的巨鼓则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西安鼓楼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成后曾将原景龙观内的唐代“景云钟”移至悬挂于此,直至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钟楼是我国现存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它也早已成为西安城市中心的一座地标性建筑。西安钟楼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
如今的西安早已成为一座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大都市,站在钟鼓楼下,我已经无法想象数百年前,晨钟暮鼓,朝作暮寝的生活场景了。那个安详悠闲、充满魅力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空留下一座古城,让如我这般好古者,驰骋想象、凭吊追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