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街头“拉人式美容陷阱”是惯出来的
乔志峰
一元钱就能洗头纹眉?当心美丽背后有陷阱。张女士在义乌逛街时,美容美发店的服务员向她推荐一种优惠券,只花一元钱就可以享受一次美眉塑造和洗头发,她前去没想到却因纹眉被收取500元。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认为,店家在纹眉之前没有告知张女士纹眉是优惠券外的项目,也没有告知价格,这是引起纠纷的原因所在。美容店利用消费者对“美眉塑造”和“纹眉”的不了解,将免费的“美眉塑造”和收费的“纹眉”进行捆绑,又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诱导消费者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店家承认了自己经营行为不规范,按照市场价格收取张女士的纹眉费用,退还给张女士260元。(11月10日《钱江晚报》)
贪小便宜体验免费或优惠美容项目,结果却被宰了,类似的惨痛经历很多人都遇到过。张女士只是做了个美容,还有更悲催的。在论坛上,我曾看到一位女网友的“血泪控诉”:她到某全国著名商街旅游,发现到处都是拉人“免费检验皮肤”的妇女。她不明就里,被一个妇女硬拉到楼上的店里。店员往她脸上抹了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把她的脸涂得黑一块、青一块,然后摊牌:检验是免费的,但要把脸上的颜色洗掉必须用进口药水,是要花钱的。大花脸怎么出门啊?最后,她只好花费数百元用“进口药水”把脸上的颜色洗去。
相信不少人都还对多年前发生在郑州的保罗国际“天价头”事件记忆犹新:消费者想剪个68元的头,没想到一结账成了5000多元。几千元就这么“一剪没”了,引发媒体和舆论的强烈关注,最终该美容店老板锒铛入狱。而频发的“拉人式美容陷阱”,是否也是“天价头”事件的翻版?我个人认为嫌疑很大。
我注意到,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介入后,不是进行查处,而是站在貌似中立的立场进行调解,最终无良商家只是退还部分款项而已,未免让人有点失望。这显然并非一次单纯的消费纠纷,该美发店的做法已经涉嫌违规甚至违法。其一,《消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美发店应该提前将消费项目的详情和价格明确告知消费者,而不是含含糊糊,更不能先斩后奏,先做了项目再说。美发店的做法是否涉嫌误导甚至欺诈?其二,收取500元费用,是否经过了物价部门的审批?解答这些疑问,或许需要警方、工商、物价等部门启动联合调查,而非试图和稀泥、息事宁人。
为什么美容美发消费陷阱日益增多,且如此嚣张?一方面,他们选择下手的对象多为弱女子,一般不敢反抗;另一方面,跟相关部门打击乏力也有很大关系。这样以欺骗为生的美容美发店,说其是“黑店”也不为过。“黑店”为何能够堂而皇之开张?工商部门起到审核的职责了吗?“黑店”频频害人之后,公安部门为何没有及时打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少街头“拉人式美容陷阱”都是惯出来的,说不定背后还有保护伞。消费者对此类陷阱要多多提防,切勿掉以轻心。如果发现已然上当,可选择通过向消协投诉的方式来维权,也可运用法律手段起诉商家要求退款。同时,相关部门更应加大管理和打击的力度,不能任由不良商家频频害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乔志峰评论”(qiaozhifeng000)
欢迎加微信869662393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6/1110/04/C5FVN6L2000187VI.html?f=bj_news#loc=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