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假信用社代办点考验谁的“常识”
乔志峰
河北一假信用点卷走500户村民2000余万,已存在11年。近日,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永安村的村民发现,多年来在农村信用社代办点存的钱不翼而飞了,代办点唯一的工作人员张风绵也联系不上。当地北楼信用社证实,村民们手中的存款凭条全是假的,不仅凭条是假的,连张风绵经营的信用社代办点也是假的。这个代办点早在2005年就被注销了,但张风绵仍以农村信用社代办点的名义经营。最终永安村500余户人的2000多万元存款,不见了。(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村民们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有的是养老钱,有的是为孩子准备的结婚的钱,就这样被一个骗子卷走了。而骗子之所以能够得到全村的信任,不仅因为她是当地人,更是由于她打着农村信用社代办点的旗号,而这个假代办点,她已经经营超过10年。
北楼信用社联社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早在2005年12月,藁城农村信用联社根据省联社要求,撤销了全市所有代办站,并与所有代办人员解除了代办关系。随后,藁城农村信用社所辖各基层信用社在辖区各村发布了公告,向村民进行了通报。但永安村多名村民却表示,他们当年没有看到过撤销信用点的相关公告。永安村村支书张先生表示,他并没有收到北楼农村信用社撤销代办站的相关通知。当年撤销代办站时是否进行了通报,目前存疑,或许需要信用社出示证据。而吊诡的是,随后的那么多年里,有人公然假冒信用社代办点开办业务,难道相关单位对此就没有一点察觉?
竟能想出假冒信用社代办点的点子来圈钱,真是人有多大胆、就能赚多少钱。只可惜,有命赚钱不一定有命花,据悉当事人已经自首,用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来说就是:等待她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不过,案子却不能由此划上句号,还有许多疑问待解:其一,村民被骗的钱,到底去了哪里,能及时足额追回来吗?其二,假代办点的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背后是否还涉及某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否有人为其充当保护伞?
此前,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山寨ATM机,银监会一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回应道:“这个不是山寨版ATM机,它实际上离我们讲的ATM机差得很远很远。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太可能去上这种当。”其言下之意,无非是山寨版ATM机的受害者“没有常识”,上当纯属咎由自取。这话听着别扭——老百姓为什么要学着辨别真假ATM机?什么时候辨别真假ATM机竟然也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了呢?尽职尽责做好分内的工作,不是相关部门的“常识”吗?面对更神奇的假代办点,不知是否有人也会拿老百姓“没有常识”来解释?
山寨版ATM机乃至假代办点的出现,不仅考验着老百姓的“常识”,更考验着多家“相关部门”的“常识”,折射出他们的失职失责。窃以为,银行、银监以及公安等部门都难辞其咎。对层出不穷的犯罪创意,相关部门千万别拿用一句轻描淡写的“没有常识”就把辨别真伪的责任踢回给消费者,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还是抓紧时间进行一次大清查,看看其他地方是否还有假代办点一类的骗子继续在为害一方吧。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乔志峰评论”(qiaozhifeng000)
欢迎加微信869662393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6/1110/02/C5FOPKCC0001875P.html?f=bj_news#loc=48
=r /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