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亲”是救助链条的有效延伸

(2016-11-05 08:54:49)
标签:

杂谈

“寻亲”是救助链条的有效延伸

“寻亲”是救助链条的有效延伸


乔志峰

河南冬季专项救助将加大寻亲力度。为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即日起至2017315日,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冬季专项救助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冬季专项救助在推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救助等举措的同时,还将冬季救助与“寻亲”紧密结合,及时将找不到家的受助人员信息推送,以便迅速寻亲,并积极会同公安部门为长期滞站人员采集DNA信息,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帮其寻亲。(114日《大河报》)

天气渐冷,又到冬季救助之时。2003年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因此,包括河南在内的一些地方开展冬季救助并非创举,而是属于正常工作、“规定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将冬季救助与“寻亲”紧密结合的做法。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救急不救穷”的说法。作为政府的冬季救助,往往是阶段性行动,只能是临时性的,要想彻底解决被救助者的问题,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处置,比如将其交给亲人或送入社会福利机构,进而让流乞讨人员不再四处漂泊。

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却经常遇到一些的特殊情况。比较常见的,是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患有某些疾病或残障,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连姓名和家庭住址都说不清。河南通过采集DNA等方式助其寻亲,对这一人群无疑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亲人团聚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人性化的体现,更是救助链条的深入和有效延伸。

还可能有某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发生,比如职业乞丐。曾几何时,来自河南民权县的103岁老人耿生茂在郑州乞讨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老人自称现在家中没有亲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乞讨者”、“来自清代的乞丐”等称号接踵而至。本该颐养天年的百岁老人,为何却流落街头乞讨?这让不少难以接受的网友纷纷求扩散,希望相关部门尽早解决这位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事实上,该老人有三儿两女,每月享有300元老人补贴,家中有地,住楼房,生活应该没问题。他乞讨多年,还靠乞讨的钱给三儿子新盖了两层楼。这位看似可怜的老人,真实身份却是一位职业乞丐,并因此获利颇丰。那些曾经无比同情老人并为之责怪相关部门的好心人,得知真相后作何感想?对此种情况,不通过采集DNA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其亲人,并责成职业乞丐及其家人遵纪守法、承担责任。

另外,也经常有部分流浪者并不领情,宁可露宿街头,也不愿去救助站。据悉,原因主要是几点:一是嫌救助站离市区太远,不方便找工作;二是部分人对救助站不了解,有抗拒心理,觉得进去就是被“关”起来。而此前媒体报道过的河南固始县救助站脏乱差、两个孩子被拴树上的新闻,则暴露出部分救助站条件实在太差的问题。因此,在救助站的设置、建设和救助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更科学合理、更务实、更人性化。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消除被救助者的后顾之忧。让所有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人性化温暖,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和谐度。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乔志峰评论”(qiaozhifeng000

欢迎加微信869662393

“寻亲”是救助链条的有效延伸


新闻链接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6-11/04/content_8999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