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知名电视台”怎么成了骗子的托儿?
重庆市公安局通过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提醒广大市民:警惕知名电视台猜谜广告骗取高额话费。骗取高额话费的具体手段是:参与者拨打猜谜指定的专段号码后,如10176991,对方并不说话,只是设置的电话彩铃让你等待。因你的谜底一直不能反馈到终端,所以大奖肯定不会属于你。但在等待的两三分钟内,所用电话会被扣除20至60元不等的话费。 (《重庆晚报》)
对通过电话回拨或短信骗取话费的骗局,人们深恶痛绝,也逐渐有了免疫力,不会轻易再上当了。没想到,现在“骗话费”又有了新变种,骗子们傍上“知名电视台”借尸还魂,继续进行丑恶的勾当。
“知名电视台”收视率高,骗子利用这个平台,达到了“大面积撒网、重点捞鱼”的目的,可谓是电话声声响、财源滚滚来。同时,“知名电视台”也通过收取广告费或是合作分成的方式,获益丰厚。话费骗子与“知名电视台”联姻,显然是“双赢”的选择啊。
其实,“知名电视台”不仅是给话费骗子提供了一个发布骗局的平台,更是充当了“托儿”的不光彩角色。媒体,特别是“知名”的媒体,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在其上发布的广告,更容易得当善良的人们的信任。据重庆市公安局介绍,垫江县李某因某卫视体育台猜谜广告,两分钟损失话费30元。如果不是有“某卫视体育台”这样的唬人载体作后盾,群众恐怕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吧?
拿自己的公信力和声誉来“入股”骗局、攫取利益,做的是无本的暴利生意,某些“知名电视台”的确头脑活络、生财有道。只是,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公信力和声誉可供挥霍?群众上当只有一次,以后谁还敢信你?“知名电视台”成了骗子的托儿,不仅是拿自己的声誉不当回事,也是拿整个行业的声誉开玩笑。对这样的害群之马,也该清理门户了!
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有猜谜和有奖竞猜等内容,不知道有多少话费骗子混迹其中?对这样的乱象,难道就没人管?警方尽管掌握了话费骗子相关的情况,但也只是止于提醒市民们“警惕”,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电视广告的审查、监督,清理整顿类似猜谜广告,以免群众上当受骗,维护公众媒体形象和公信力”而已,并未见进一步的追究和惩处措施。莫非真如有人总结的那样,现在如果想不上当,只能靠自己多长个心眼?
“知名电视台”怎么成了骗子的托儿?恐怕不仅是“知名电视台”见利忘义那么简单吧?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打击不力也难辞其咎。重庆警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负责任的,起码还有个“提醒”和“呼吁”,别的地方不连个提醒都没有吗?!至于重庆警方的“呼吁”能否得到回应,还真不太好说呢。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80309/100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