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杂谈 |
分类: 时评 |
“公厕数量多”不是衡量方便的惟一标准
北京目前已经改建和新建近五千二百个公厕,超越纽约、伦敦、东京等地,成为全世界公厕最多的城市。这是四日上午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陆海军在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时透露的。 (《北京晚报》)
公厕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国内不少地方在大兴土木修路、盖楼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些细节,其中就包括对公厕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造成市民和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北京成为全世界公厕最多的城市,这个的“世界第一”关乎民生,可喜可贺。
不过,成为“全世界公厕最多城市”,人们“方便”起来就一定方便了吗?也不见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努力:
首先,公厕分布要合理。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有印象:二环内,特别是胡同里,公厕特别多,基本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可出了三环,公厕数量明显减少——别说三环外了,三环路上又有多少公厕可供大家方便呢?如此“旱涝不均”,怎能保证人人方便、处处方便?
其次,相关的管理措施要跟上。一是加强对公厕的维护,保证设施正常、环境干净。如果只建不管或管理不力,其作用必将大打折扣;二是还要有其他人性化的配套服务措施,比如在街头设立公厕指示牌、让大家都能很方便地找到厕所等等。
其三,也要开发其他公共场所的厕所为民所用。公厕总数世界第一,人均数量不一定是世界第一。北京等国内大城市人口众多,如果单靠政府去建公厕一时恐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其实,对那些公共场所,比如宾馆、酒楼,甚至国家机关,完全可以强制要求他们开放内部厕所为市民和游客服务。这样尽管可能给上述场所带来一些“不便”,可相对于给群众带来的“方便”,还是值得的。
大量建公厕不是用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方便才是硬道理。“公厕数量多”不是衡量方便的惟一标准,要想彻底解决“方便”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8/03/04/3363@4332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