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人民唱京戏不一定是好事

(2008-02-23 07:45:5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杂谈

分类: 时评
 

全国人民唱京戏不一定是好事
(拜托,京剧不是普通话!)

 

《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北京作为参与试点的地区,从新学期起将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京华时报 》)

 

京剧是个好东西,当然需要传承。但教育部采取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的方式来“强力推广”,笔者认为不妥、不必。

 

京剧只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如果京剧可以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那么,学校也应该开设武术课、书法课、剪纸课、陶瓷课,甚至相声课、围棋课。作为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独步世界、可以称为国粹的文化多了去了,何以视其他而不见,独独要把京剧捧出来“必修”一番?

 

同时,京剧今天的发达,有很多历史的因素,包括宫廷和官宦的推波助澜。这是京剧的优势,也是京剧颇受争议的地方之一,直接造成了京剧的迂腐气和所谓的贵族气。为何今天还要重蹈历史覆辙?让京剧顺其自然发展多好!这不是帮京剧,说难听点这是害京剧。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地方戏,无论从历史来看还是从艺术水准来看,都同样值得推崇。比如豫剧,比如越剧,在不少地方的影响比京剧大,也更受欢迎、更有群众基础。“罢黜百家,独尊京剧”会不会造成京剧“一家独大”、“一统江湖”的局面?会不会对其他剧种造成伤害?如此做法有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原则,不符合艺术多样性的规律。

 

每个人,包括学生,都有喜欢一个东西的自由,也有不喜欢这个东西的自由。有人喜欢京剧,有人喜欢黄梅戏,甚至有人压根就不喜欢戏曲。你能说他们错吗?你非要强制他学京剧、唱京剧、听京剧吗?把京剧或其他艺术作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未尝不可,但作为一门“课程”显然是“小题大做”。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何苦让他们在繁重的文化课外还要去“唱念做打”?

 

戏曲是艺术的一种,京剧也只是戏曲的一种,而已而已。京剧不是普通话,不需要、也不能动用行政的力量,拿出推广普通话的架势来予以强力推行。全国人民齐唱京戏也不一定是好事。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一想起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清一色“咿咿呀呀”的样板戏,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2-21/01071498139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