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杂谈 |
分类: 时评 |
谁动了我的被子?
武汉的焦师傅将棉被铺在门前的灌木丛上晾晒,后发现被子不见,打听得知两名城管队员将被子抱上车拖走了。他先后找了市城管局、江汉区城管局、区城管110等单位,均未找到自己被子的下落。“路边晾晒是我不对,先后找了6个部门都不知去哪接受处理,难不成私人财物就这样不见了?”焦师傅很纳闷。记者从城管110得知,当日为联合执法,参与行动的至少有4个执法队和城管所,不知是谁收的被子。(《武汉晚报》)
到底是谁拿走了市民的被子呢?焦师傅先后找了6个部门、腿都快跑断了也没个结果。莫非被子长了脚,自己“开小差”溜走了不成?被子不翼而飞稀奇,更稀奇的是城管110的解释:当日为联合执法,参与行动的至少有4个执法队和城管所,所以谁收的被子不得而知!
公民的私人财物说不见就不见了,被子“迷踪”起码暴露出当地城管部门存在的以下问题:
其一,执法不规范。城管发现违规摆放的物品,应告知当事人且开具暂扣单后方能实施查扣。当天拿走被子的城管,根本未履行告知义务,更别说开具书面暂扣单了。
其二,执法霸道。路边晾晒确实不对,但从此事来看,情节并不恶劣且未造成严重后果,本应当属于批评教育的范畴。不分青红皂白便实施暂扣,还不给当事人纠错的机会,显然没把“人性化执法”放在心上。
其三,联合执法组织混乱。既然是联合执法,事先一定要精心组织,确定严密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怎能各行其是,乱哄哄上街、匆忙忙收队呢?出了问题连谁干的都不知道,这联合执法是怎么组织的?
公民的私人财物受法律保护,在路边晾晒可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但绝不能不告知就予以“没收”。城管执法如此随意粗疏,难免让市民心生疑虑:类似不告知就拿东西的行为常见吗?类似的东西被城管拿走之后下落不明的情况是个例吗?
被子尽管不是个多值钱的物件儿,可暴露的问题真不少。当地的城管是否该从这件“小事”中吸取些教训,对自身的执法流程和各项制度进行梳理,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口号落到实处呢?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7-12/06/content_845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