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先看病后交钱”获得更多掌声
(2011-07-19 09:58: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医院最怕患者看完病,拍屁股走人,不少患者也反感医院在钱不到位时,拒绝治疗。在此尴尬处境下,绝大多数医院都实行先交钱,后看病的预付费就诊模式。但目前在山东济宁,一种新的就诊措施正在“上演”:患者不用交押金,可先看病,后付费。比如,确实困难、一时难以交医疗费用的居民,可以和医院签订还款协议,在1-2年内还清即可。(7月18日《山东商报》)
中国百姓素以善良纯朴而著称于世,他们往往在公共机构的每一次进步表示由衷的赞叹。拿济宁实行“先看病后交钱”这一善政措施来看,即便与全民公费医疗之间尚存较大的距离,也获得到了网友几乎一致的肯定。这给有关政策拟制与驾驭者启示:为民着想,为百姓谋利的民生改革,就是最贴民心窝的改革。实际上,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百姓面对看病难、看病贵是何等的无助与无奈。
而济宁的这一做法,笔者愿意把她看作是全民公费医疗的一块铺路石。虽然已实现全民公费医疗的陕西神木县已走在济宁的前面,神木一步到位的脚步比济宁走得更坚决、更自信。但我依然对济宁的这种部分跟进,同网友一道鼓掌,这份肯定是对公共机构民本意识回归的应有鼓励。因为我们发现,在神木之后没有其他的“爱神”原意去复制这种模式。不仅没有一个县跟进,就连神木县所在的陕西省卫生部门,也对此三缄其口。于此节骨眼下,济宁迈出的改革脚步即使零碎,同样会受到民众期许。
记得已退居二线的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就曾公开坦言,全民公费医疗不仅是神木做得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单位都能做到。他总结神木模式为:办法简洁、花钱不多、容易管理、解决问题。因为免费医疗其实一年算下来,全县近40万人,人均就400元,总共花费也就1.5亿元。是的,到现在,哪个县也拿得出这1.5亿的。按卫生部的提供的数据,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1600亿。除开一大批公职人员、国企职工的公费花销部分,实际上全民公费每年仅需几百亿就够了。
我们拿得出这几百亿元吗?我个人认为完全拿得出的,只是似乎一直无机构愿意公开站出来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我国2010年财政总收入首破8万亿大关,比上年增加了1万亿之巨。可以说,从这个大大的财政蛋糕中切一小块给全民免费医疗,倍受诟病的看病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况且,我们暂且不说减缩一直高企的行政总成本,就拿压缩“三公”开支来说,便大有可为。最近被舆论逼直风口浪尖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来看,这些已公开的部门,“三公”经费之高,高得让人吓断门牙。其中,水利部单是公车经费就接近1亿元。
若包括这些中央部门和各级地方党政部门,能紧叩苍生脉搏一些,能稍稍控制一下大手大脚花公款的欲望,节约一些,或许一年下来即可节约几百亿的“三公”经费。这样,全民公费医疗就会由现在的特惠制变成普惠制。我想,到那时,民众给予的掌声一定会比济宁今天推行“先看病后交钱”之举更多、更热烈。因为政府真正解决了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让全民生命尊严与健康得以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