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集中“晒三公”,堂堂中央部门耍小聪明?
(2011-07-19 00:42: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在刚过去的周末,多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开“三公”账单。截至目前,98个中央部门中目前已有近30个部门晒出账单。全国人大代表叶青称,这些单位选择了临近周末的时间,甚至快下班时才突然公布“三公”经费,体现了技巧性。因为周末关注度小了,“挨骂”的可能性也就小了。不过水利部单是公车开支便达9994.24万元,还是获得不少“网砖”。(据7月18日中新社电)
其实没有叶青代表这么挑明着说,网友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堂堂中央部门,耍这点小聪明,不知道感到脸红不?使出这种“晒三公”的小技巧,往往还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的。因为虽然周末大多数网友会休息,出去耍双休日,但随着手机上网、掌上电脑的用户增多,网友还是会很快看见这些扎堆“晒三公”小动作的。而且“挨骂”的机遇少不到哪去,“网砖”照样可以砌成高楼。拿水利部公布“三公”账单的新闻后,就是“网砖”纷飞如雨,原因是他们的公车费实在太多了。
对这样的的巨额车马费,水利部回应称,公车费用较高是由水利工作性质决定的,防汛抗旱多是到现场工作,所以出车多、费用高。我们比较熟悉的“因工作需要”再度出现,但这是难以服众的托词。一个部及直属分支机构为什么有这么多公车,其配置理由何在?到现场指挥防汛抗旱工作,难道就不能坐快铁、长途公共汽车吗?不管是上世纪80年代,还是90年代中办与国办明确的公车配置精神,副部级以下官员不能配专用轿车。水利部显然没有这么多“副部级”以上干部能配享专车的。
先不说远的,就看看我国的香港特区政府吧,管理17万公务员想坐公车的冲动,硬是收到了奇效,居然仅有20多部公务专车。世上的确没人嫌特权加身带来的好处与便利太多,只不过是香港的监督公权的措施到位,才使公车乱配难以立足。是该来一次壮士断腕式地革除特权思维的行动了,不然,过不了多久,其他部门的巨额公车费还会进入公众视线,而且都会拿“工作需要”作挡箭牌。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我们仍未有向公车特权意识动刀的勇气,未有将“特权思维”装进笼子,并将监督权还之于民,让人民有权制约官员的公车乱配与公车私用。
要实现公众的有效监督,需要“三公预算”的一年一度的“会审”改为“常审”,尽量做到“一款一审”,这样方能及时地挤掉“三公的预算水份”;而中央部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的全透明,也越来越成为公众情绪和权力制衡所需。在这个方面,实现每一分财政金的“全裸”的四川白庙乡的率先实践,已为我们展示了将“晒三公”引向纵深的制度切口,那就是扫清制度障碍,将每笔“三公”预算与开支均晒至互联网上,打通网友的举报、互动环节。果能如此,那时再回望这些耍小聪明的周末“晒三公”者的举动,便会觉得很幼稚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