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疑似玩太极

(2008-12-18 00:40: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燃油税改后,二级公路收费站点何以不一次性取消的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热点。12月15日,交通运输部规划司战略规划处处长刘占山表示,交通部门将确定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的可行性时间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望先取消,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会逐步取消。刘占山说,“逐步取消”是考虑还贷、人员安排以及地区发展等方面的可操作性。(12月16日《成都晚报》)

 

交通管理部门制定这个“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时间表”当然是好事,计划指导行动,有计划才会有目标。但我不免担心,刘处长这个“逐渐取消论”是不是又在玩太极推手呢?如此民生大事,是逐步取消还是一次性取消二级公路收费,何以又是习惯性不去向纳税人征询意见?颇长一段时间以来,面对中国公民出行难、运输贵的高成本现实,华夏大地上可谓早已是众议哓哓:年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痛斥声声声入耳;家家媒体上,置喙之声可谓此起彼伏。

 

但一些资源垄断者,仍抱着“此路是我开,要走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思维难变。特别是燃油税改即将“临盆”之际,如何尽快荡涤我们原有的“自肥意识”,如何让公路保持“公性”,为纳税人提供快捷与低成本服务,实则已是万首注目。因为,当前我国的公路收费太乱、太多。一份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收费公路大约共有14万公里,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有关部门对广东省管非经营性收费站的审查显示,在74个公路收费站中,预测还贷期超过30年的收费站有33个,有6个还款年限超过100年,其中河源江面收费站要756年。

   

虽然这个要收756年方肯罢休的“老妖精”式的收费站还是个案,但它去折射出我国公路收费站在宏观与微观管理上显得异常脆弱的现实。公路“公性”淡薄,“私性”浓厚。这种混沌的公路收费局面除了让少数机构与少数人得利外,损害的却是中国物流与“人流”的淤塞不畅。实际上,国务院2004年9月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公路发展应和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而现实却是天罗地网般的收费站遍布大地。要将这些收费大网上的“蜘蛛”捉出,靠的是一种刚性的法制回归,而非行政指令。这就需要将制定“取消收费时间表”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置于阳光屋里,接受纳税人的全程监督。

 

当前,亟待法律法规与公民意识的立体性推动的要务是,让一切裹挟在垄断利益阶层的“小”均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公众与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使资源占用者不得不顺势、顺民意地公布每一条公路的建设日期、还贷子目与收费截止期,或者干脆给每一条收费公路立个“倒计时牌”。并在政府网上全部、全程公示,不留任何死角,全方位接受公众监督。这样方能将这个冬天即将迎来的燃油税改革带来的“春意”传送到公民手中,让公路乱收费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