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改若缺民意不必赶在年底“临盆”

(2008-12-18 00:41: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近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出席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会后接受采访时称,新医改方案最快在年底公布。同时,他还透露卫生部制定了《三年近期实施方案》,此方案更具体更明确更有操作性。《三年近期实施方案》将同新医改方案一同出台。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医改的征求意见稿后,引起广泛关注,截至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收到意见和建议约3.5万条。(12月15日《华西都市报》)

 

记得国家发改委在盘点他们网站收到的3.5万条医改意见和建议时,用的是一种正面的、喜悦的评价语气:逾九成群众对洋洋洒洒、纵横捭阖的医改意见稿表示满意,认为“稿旨”符合中国国情、方向明确、内容详实。由于最终梳理民谏的活计不在民间,在上头,民谏是不是这么习惯于无关痛痒的表扬,而错过一次切肤之痛式的原生态表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三万多条语气平和与圆滑世故的“民谏”,自上月14日至今,在有关医改决策者案头“发酵”出多少制度性“痛觉”呢?

 

实际上,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其空洞无物的程度似乎早已是民众共识。与其说是百姓对医改方案一看即明,还不如说是一篇“无比正确、汪洋恣肆”的理论性文章。由于里面纵议成份太多,原则性、理论性东西太过丰富,使百姓看不到具体的东西。特别是对那些抱肚喊痛,希望尽快回归“看病易”的百姓来说,对新医改的希望或许又变得迷茫起来。所以,在医改具体实施方案未出之时,要百姓说啥,怎么说,这都是困难而不具操作性的。

 

要我说,医改要迈向成功之阶,须正视公民医卫资源平等的制度性问题。需要抓住要脉的办法是,全国老百姓与公职人员享受同等医保。再不能出现诸如吃财政饭的人生病全报甚至“生病还可意外创收”,而非强势国有、非垄断企业的广大职工,特别是大量城镇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自缴医保,得了大病也只能报销六成、五成这样的公共医卫资源不平的怪况。恕我直言,什么时候把这一核心命题拿到方桌上大胆公议,让争议与结果透明化,最终靠一种制度去保障所有公民同等地享受医保,什么时候就是医改走向成功之时。

 

所以,有关决策部门与其万言阐述医改的哲学道理,不如先全盘公开这个《三年近期实施方案》,让百姓毫无顾忌地先议一议,来得踏实、有效一些。在民谏真实版正处雾里看花之际,新医改公开纳谏的大门不仅不应急速关闭,还应充分拉开,并掘开更多更实效的广纳民谏的路径,充分听取各阶层民意。我想,正受“看病难”折腾了10多年之久的百姓这么硬生生地“等”过来了,当然不会在乎医改“临盆”前的这一两个月时间的等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同样,一旦背离民意指归的新医改轰然“监盆”,将再也没有重回民生方桌的可能。这是因为公共民生资源与公众精神都再也被瞎折腾不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