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将医卫不公的所有成因和盘托出

(2008-01-09 11:44:35)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不妨将医卫不公的所有成因和盘托出

周明华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7日开幕的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将稳步实施医改,主要任务是选择部分地区,围绕改革重点内容开展试点,为在全国推广积累经验。陈竺在会上还称,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我国将研究、制定“健康中国2020”战略,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1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陈部长首度在公众面前直面医改这一道苍生命题,提出医改实施方案步骤,并鲜为少见地明确提出中国医卫健康的奋斗方向和目标,是促进医卫公共服务均等化。即便这还是一个努力方向,离理想“界点”还有较长的12年,但我们不得不为之欣然。显然陈部长号准了当前医卫不公的“致病”脉搏——医改要迈向成功之阶,无法绕行于“当前干群医卫公共资源不平等”之外。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逾五成的居民无钱就医,有近五成农民只能病死于家中;在我国财政收入去年达4万亿的情形下,我国在世卫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卫公平性的排序中居然令人尴尬地退居于世界倒数第四。这个倒数第四可能不是别人空穴来风式地统计,只要我们先后到各大基层普通医院与豪华的干部医院走走,相信会加深我们对当前医卫保障不公的实境感受。据中科院前年披露的调查称,在我国财政投入的医疗费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等,仅此一年开支就达数百亿。

 

时间又过去一年多,这块体制性痼疾似乎还有进一步增厚的迹象。在这样的医卫不公生态下,医改重制决策者和执行者们,应做好把握民意的先头兵作用,因为你们处在这场意识革新的顶端,只有牵挂苍生,打破这层“只顾少数健康,不顾苍生看病难”的意识羁绊,才能最终品尝到新医改成功的气息。因为不破不立,这层思维壁垒不砸碎,纳税人的钱投入得再多,也可能最终导致少数机关和少数权益者获利。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医卫公平不立,医改失败难免!如果最终方案绕过或“技术冷却”这一核心问题,那么,中国公民均还将面临着看病贵煎熬。我们拿离我们较近的印度来作比较,医改却没有成为他们的世界性难题,他们的所有国民都享有平等的免费基本医疗,上至总理下至拾荒人。印度在全国建立了近7万个初级医疗中心、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等。所有病人到这些政府医院看病,从挂号、手术到药品各项服务一律免单。至少有钱人,可以自掏腰包到豪华医院去看病,富人的行为几乎不会让任何公民腹诽。

 

 

为此笔者建议医改在今年3月提交全国“两会”人大讨论前,先期将医卫不公的内幕与政策性成因和盘托给中国公众,以期举社会各界合力,有计划分步骤及至彻底切除这个“特权意识”所滋生的“医卫怪瘤”,公平分配公共医卫资源给中国公民。原因无它,因为每一名中国人的生命得该得到敬畏与医护,生命自他诞生之日起,便注定其天然价值本没有地位级别之分,只有血肉筋脉相勾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