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计局这声“安全捷报”咋无人笑纳

(2008-01-09 11:01:43)
标签:

杂谈

周明华

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11月初组织进行的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情况:对目前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占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1.3个百分点;认为“不太安全”的占5.2%,“不安全”的占1.5%。据悉,本次调查按照多阶段、分层、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样问卷调查完成。(1月8日中新社电)

 

我注意到当天几家门户网站的网民跟贴,长短不齐的数万千条汪洋恣肆的评论贴中,竟寻不出一条贴子为统计局这声“安全捷报”喝彩。有人说这是新的一年最牛最搞笑的新闻,有人说可能是一成人感到安全九成人感到不安全,有人说统计干部是坐在空调屋里“瞎蒙”出来的虚构数字……云云,为什么我们的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网民几乎一致地不认可呢?显然这不是一件好事,长此以往甚至可能成为一件可怕之事。

 

原本在人们正忙着购年货,准备着贴春联之际,岁末祝一声平安,道一声喜报,这本是百姓所祈望,原本听到这样的“超九成人感到安全”和“上涨的一个‘点子’”后会欣然笑纳的。可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击掌,反而喝起倒彩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有关部门的应有反思:倒底我们一年年呈达百姓手中的这纸“超九成公民感到安全”的“官统”背后,隐喻着什么尴尬的思维惰性,有没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想当然地填写着那张统计白纸。

 

因为,回首2007年,还用不着卷起裤子踏进坊间里弄,只需将视线移向见诸媒体的不安全案例,早已是此起彼伏矣——塌桥、矿难、火灾、抢劫,有人为之殒命,有人为之懊恼顿首——8月13日,湘西正在建的堤溪沱江大桥坍塌,64名在桥面工作的民工瞬间殒命;8月17日,山东华源矿业煤矿溃水,172名矿工魂断井下;12月5日,洪洞矿难,105名矿工遇难;12月12日,温州与东莞两地发生火灾,共有31人殒命火海……

 

未见诸传媒的不安全影子之多,大概已是不争的事实,走进大部分城市非高档社区里,门窗越来越厚,铁门越来越坚,防护网越来越密。上菜市买菜要抓紧手机,别被人抢了;乘公交要按着钱口袋,别被人挟走了;大街小巷的“天网电子眼”照样逮不住贼的身影;就连农村,牲畜也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平安了,经常被抢走或盗走。不用说,在这样一番安全生态的现实语境下,百姓会认可你“九成人感到安全”那才怪了。

 

其实,安全状况调查如何选样,怎样权威统计,交给哪一级机构去统计,要客观定性百姓的“安全感”,我看无法摆脱“虚拟统计”的宿命。如果一次,二次,七次这样不痛不痒的像公布GDP飙升一样的来撒下一张浮在半空中的“平安网”,不将不安全教训刻进骨髓,不去震醒已然麻木的安全神经,就欲“华丽转身”去粉饰太平,喜迎新年,依我看,此报喜不报忧的固定思维是于国有害,于民无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