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文
日前,安徽原副省长何闽旭受赌841万元被判死缓。据悉,何闽旭曾有过一次买官受骗经历。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能人”。此人称可帮何闽旭升迁,先是向何闽旭要了30万元“活动费”,何闽旭升任副省长后,此人又找到何闽旭,说是他帮了大忙,又要了100万元。其实,何闽旭任副省长是正常的组织任命,与此人无关。据悉,在何闽旭案发后,这个骗子已被判刑。(1月5日《新京报》)
即便诸如何闽旭这样的被京都“能人”一眨眼骗走百万巨款的事例,如今早已不再是新闻,但我们依然应为当今这样的“黑吃黑案”频发及时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能人”和何闽旭这样的丑行频频出现?笔者认为,根源还是出在当今一些官员片面追求从政前途和虚荣政绩所致,不少官员为了攀上高官这门“厚臂膀亲戚”,甚至可以削尖脑袋、不顾一切地进京非法钻营。
在诸如“跑部前进”、“背后有靠山”的官场末落文化地熏染下,不仅是一些官员为“联姻京官”使出十八般武艺,就连骗子都“与世俱进”,号准了社会官场风向的“大脉”,去迎合这些贪官的需求,捏准了贪官不敢公开被骗事实的隐晦心理。从之前因受贿1859万余元、1330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被判死缓的四川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来看,也曾花50万元拜了一个假的“中组部处长”,到今天的北京“能人”瞄准副首长,可见这些“能人”们玩火的胆子愈来愈大,攀上一些正巴望“联姻高亲”的地方官员的行政级别越来越高。
于此“灰色互动”中,能像何闽旭、田玉飞这样自拱或他拱出自己的丑事者,尚是少数;而更多的潜在贪官,却是在吃了“能人”的大亏后,为防暴露贪赃,往往是打掉血牙往肚里吞。因为他们手中有向下索贿的权力,拿何闽旭来说,他为填补其包养多名情妇和被骗巨款的亏空,先后向10余名下属索贿,使他们升官,涉及金额达194多万元。“能人”之所以能频频得手,还是源于一些地方官员“弄虚作假、瞒上欺下”的从政迷前途迷惘思维所致。
这些人的从政思维中,往往是想利用两三年时间快跳一大官阶。在现行干部用人机制上,有一点是毋须讳言的,那就是“惟上不惟群”。于此,一些干部便会挖空心思“迎上”。因为“迎上”可以赢得快速升迁,“迎下”只能赚回虚拟的哟喝。就算“违下”也不会使自己的仕途暗淡,只要好好招待好上面下来过问自己“违下”的官员就行了。于此气氛中,一方面,每遇上级检查考核,一些地方的下级官员便亲自挂帅,搜信息、动脑子、做方案,确保招待工作百密无一疏,最终让上级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另一方面,在需要打通上级人脉关系中,一些地方官员就将纳税人的钱当白纸耍,逢年过节,大跑大送,以期为自己开辟出一条加于头上的政绩光环的捷径。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彻底打通的是,让行贿、受贿、跑官者一个个得到暴露的有效监督途径,需要如何让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为民服务的每一个服务环节,尽快较正我们的“只惟上不惟下”从政迷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