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时说 |
近日珠海有600名公务员接受体检,尽管有96.3%的珠海公务员综合体质合格,但体质良好以上者只有36%。问题集中表现为男性体重偏重、超重,反之女性偏轻、超轻。为此,珠海市体育局日前向全市机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公务员集中学练太极拳,积极参加强身健体。倡导公务员集体参加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在珠海尚属首次,在全省也没有先例。
兼具防身、健身等多种功用的太极拳,成为公务员的锻炼身心的必选科目,珠海方面的出发点当然是向善的,但此番善意却一不留神地跑到当前社会语境的真空中去了,好心办成错事。原因有三:一是关怀对象偏失,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较之一大批城市贫弱者和更大一批贫困农民来说,尚非紧迫;二是诸如公务员推太极的依据、时空、费用等未有廓清;其三,倘若身形外显的推太极,潜移默化地渗入公务员们的平时公务中,恐是在一些机关存在的“推太极”现象上雪上加霜。
先说关怀对象错位。谈到公民体质状况,可能谁都会关心。作为中国公民,不管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机关公务员,还是挥锤铸打的产业工人,以及一背太阳一背雨的躬身田垄的农民,他们的身体合格与良好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他们的身体康健水平理应成为政府挂怀的题中要义。但珠海首先选取公务员作注目对象,这种行为却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当中国农民因无钱治病,有近七成人只能痛死家中时;当36岁的从江西农村来福州打工的吴方华夫妇,因不堪2000元医药费双双坠江殒命时;当43岁的黑龙江农民汤敬岩,因无钱为妻治病,拽着板车步行3千里进京去攥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时;当已然倾家荡产曾欲卖肾救母的曹新安,眼含热泪仍两手空空地回到八旬老母身边时;当城市失业贫困人群面对物价上涨,不知体育锻炼为何物时;当有限的纳税人凑齐的公共体育资金的投向总是偏爱金牌竞技场时……我们真的无法与珠海这股关心公务员“胖瘦状况”的精神一道共鸣。
再说官员推太极涉嫌违规的问题。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公务员法》第12条之第二款规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第五款规定“忠于职守,勤勉尽责”。这是公务员应履行的义务之一。珠海全体公务员的练拳时间是非公务期内吗?我看悬,如果是公务时间,如此大批公仆去练拳,实则是一种降低工作效率行为。加之练太极所需的服务费、场地费等由谁掏腰包的指向含糊。作为纳税人,完全有理由置喙其中的公权私奔走向和过度作为。
另外一个问题不容忽视,所有公务员如此整齐划一地长期集中练太极,会不会在公务员服务意识中渗透一种“太极”功夫进来呢?实际上,当前被众多领导痛斥过的“相互推诿”的机关病,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一些公务员“软硬兼施”地对不合口味的公事推诿扯皮、拖着不办,诸如某居民楼的一堆垃圾就可以一直推到市长的办公桌上。练太极固然对身体健康有益,怕的就是没有一种预警防范机制来杜绝一些公务员将太极功夫来对付办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