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高考生是“银弹”催生的应试怪胎

(2007-06-20 01:29:33)
分类: 时评时说

职业高考生是“银弹”催生的应试怪胎职业高考生是“银弹”催生的应试怪胎

(高考场外守子出来的家长)

 

周明华

今年高考结束,正当四川南充考生等待成绩揭晓之际,一个有关职业考生的消息使他们震怒。该职业考生原名张非,2003年在岳池一中高考,被北大录取,但次年被开除。南充一民办校南充十中许以重金,挖到该校参加2005年高考。张非以703分列南充理科状元。该校重奖张非10万元,后被清华录取。张非又向清华申请退学,改名张空谷,又以南充十中学生的身份参加今年高考,估计会再考入清华,又将获取该校的重奖。(6月20日《华西都市报》)

 

悬在我们眼前的是“银弹政策”刺激下的一个教育怪胎。环于此“怪胎”左右的,几乎无一胜者。首先,对花重金“掐”走张非这个“尖”的南充十中来说,看似胜者,其实也难逃失败厄运。因为毋宁其如何投机取巧,四两拔千金式地“培养”出一个当地理科状元,似乎可以由此聚焦到当地优质生源的目光,出血10万小钱再赚回盆满钵盈。但任何包火的纸均是不堪一烧的,即便张非易名为颇有想像力的“张空谷”后,“职业考生”张非这个“娄子”,今天不是一捅即破了吗?

 

循这个扭曲的“娄子”望去,我仿佛已真切地看到了南充十中的校领导们那一张张顿显尴尬的脸庞。在高考指挥棒的魔咒式挥舞下,应试教育已愈来愈显现其弊象。作为单个的一所中学,虽然没有能力与智识去改变什么,但也不应该采取如此“银弹政策”,用涂脂抹粉的方式去增加“招生砝码”呀?无疑,作为一群教育工作者,这样的行为是在往倍受诟斥的应试教育的“伤口”上撒盐。不仅如此,当地的学生与家长,而今真切地从“娄子”的缺口处窥视出其中的“小”和“丑”来,这对该校在当地的民意认同方面来说,必将遭遇一次致命的捶击。

 

其二,对职业高考学生张非来说,他可谓是这场闹剧的最大受伤者。张非从一个10多岁的男孩,长大成为一名20岁左右的小伙儿,他安身立命所最需补给的是坚定、诚信、责任与苍生情怀。我们姑且不去追溯他2004年如何被北大开除的事由,单就这个一二再、再二三的扮演着南充十中的“考托”的行为,就与一名心系民生、忧患社会的新时代青年的理念诉求相去甚远。明知其不可为,仅为一斗米折腰,偏偏去为学校拉起一张虚张声势的“哄人大网”。我想,即便10万块“大洋”到手能愉悦一时,却难保安心,因为张非根本无法经受住人性良知、道德灵魂的恒久拷问。

 

不用说,张非也必将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且还可能失败得很难看,行走的终点也必然会轰然断裂。我们知道,任何一名学生,他一旦被社会上的这一层铜臭气息所捕获,他便注定会完全失去常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孩子的人生观偏失后,我们的社会不但不会培养教育出更多新时代所需的有用创新人才,反而会造就更多的悲剧性人物。

 

所有的根源在于,当前我们的社会营造的始终不是一种正确面对升学与求学,把所有各级别的考生纳入到普通人群,使孩子们把考试当成人生迈进的一级平常的石梯,使莘莘学子能理性分析学科的实用性;而是盲目地追求升学率,靠“银弹”去一次次刺激社会、家长、孩子们的脆弱神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