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时说 |
(“抠门先生”龙永图)资料图片
周明华
17日,美国前贸易代表当年被他称作“贪婪女士”的巴尔舍夫斯基,与她当年入世谈判中遇到的中国劲敌“抠门先生”——龙永图,再次相遇在南京“对话中国”高层论坛会上。在谈到房价时,龙永图说:“美国三成人买房,六成人租房,实际拥有住房者并不多。中国的老百姓未改变观念,每个人都想买房,这是非常错误的,大部分中国人应解决租房问题。”(6月18日中新社)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最近身处高端的精英人士,频频出镜,携卷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国际惯例”出来为中国的高房价张罗着 “时代背景”。高房价,饱受百姓置喙,年年“两会”痛斥声可谓声声入耳。这厢好了,“抠门”的龙永图十指一掐,“惯例”出美国六成人租房的百分比数字,便解除了数千年华夏儿女“居有其所”的购房理想的错误观念,“健康”地去找出租屋吧!
我们真的仅需向欧美等国看齐而转变观念,就能“一租了断”?我看悬!原因有二:首先,我们在引进“国际惯例”时,必须搞清它所处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当今现实的不同。欧美国家不管是福利、保险等社会公平体系方面所处的优势,还是基本民生的国家投入方面,都是民生投入世界倒数第一的我国现阶段根本无法够及的。
美国在上世纪制定的居住法案中,政府会免费提供给穷人和老人并且里面装修与家电齐奋的住房。据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的年收入为5148元,能支配的月入不足千元,而美国当年人均收入是53974美元,换算之,我国公民收入仅是美国国民的八十分之一。美国住宅多数集中在120至300平方米左右,目前平均面积约220平方米。折算成和中国一致的每平方米单价不足1100美元,和中国一线城市市区房价基本持平。美国国民卖一套住宅仅需5年,而中国几乎可以耗掉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
其二,欧美国家的小青年热衷于租房,不愿购房,原因并非购不起房。在美国,由于没有户口设置上的壁垒,不会因移居其他州而遭遇不同的福利待遇,所以他们喜欢自由流动,自由租房,更多的是为了保持居住的新鲜感,租房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我们要解决自由居住的户口问题,又牵涉到一系列贫富悬殊、地域落差、社会治安等问题。
即便中国百姓去租房,我国目前的房租加于他们肩上的担子也太过沉重。拿笔者生活的一个西部中心城市来说,就是郊外的70平方米的房租,如今都飙升至每月900元左右,而北京、深圳等地这样的出租房,房租早已是1600元左右。这将一刀砍去城镇众多居民一千多元的月薪的八成收入;而美国的房租,超过月收入的10%便会被看作是在“踩红线”。
所以,买房才是根本,只有房价下跌房租才能便宜。因为房租与房价几乎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蚂蚱,它们几乎步调一致。如果龙永图真有一颗怜悯苍生之心,就应多将“国际惯例”放到中国这片热土上去考量,就应走出书斋到北京的胡同里去体验一下百姓的租房之苦,哪怕是半个月。搬几次家、受几次折腾后,你或许便会体味到百姓心中那块因房而生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