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文
23日下午,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遭遇暴风雨和雷击,致7名小学生死亡,44人受伤。该校位于一山包上,教室为简易砖石墙体的四合院平房,教室楼顶没有安装避雷设施,多数孩子上课时打着赤脚。24日,教育部称,这是一起由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要求各地学校今后应加强安全防范。开县县委宣传部称,因此次事故为天灾而非人祸,故不存在赔偿问题,但会给遇难学生家庭一定补助。(5月25日《新京报》)
这是一组震惊世人的悲怆镜头,一群天真烂漫的被山村父母拉扯大的几岁孩童,瞬间倒在自己的课堂,一声妖魔般的霹雳,突然止住了孩子们的读书声。狂风裹挟着暴雨,无情地拍打着山包上的这所孤零零的平房校舍,掀动着7个打着赤脚的小公民的衣脚,厮扯着瞬间失去骨肉的父母心扉。对攀山越岭送子来校念书的父母来说,他们满以为可以不用担心孩子在自己不在家时下河去洗澡或去玩火,可谁知,一晌之间看到的却是孩儿被惊雷劈倒在眼前的冰凉尸体。
雷神苍穹,冷漠无情!此刻,天下所有感怀父母之恩及为人父母者,心永远和悲伤的你们系牵在一起。节哀吧!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就把你的乖巧女儿印在额头的亲吻刻进记忆的心扉!孩子在天堂的那一头或许已睁开了她那一双好奇的明眸;那里或许不用孩子步行10多里到山包上去念书,窗明几净的楼房项端上有一根高高矗立的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孩子不会穷得赤脚上学,就是赤脚上学,小脚丫下也不会直接是通电的土地,而是能绝缘的水泥楼板。
而对不起这7个孩子的社会,“觉痛”理应被这一声惊雷劈醒。人死不能复生,死者长已矣!在我们为7个孩子默哀的同时,最值得人们深醒是,我们应为死去的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剔除“只发文件不见行动”的校园安全监管的疲沓思维?如何让偏远山村大多数简易校舍的屋顶上尽快树上避雷针?如何避免“财力有限,改建旧危校舍暂缓”的行政批复出现在我们眼前?如今,我们只需稍加留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中国校园安全悲剧便会一幕幕划过我们脑际。
在我看来,我们校园安全忧患意识里,还不仅仅是缺失一根避雷针。在最为弱势的孩子的生命受到社会或自然安全地威胁时,我们习惯的是事后紧急通知和一次次的“只打雷不下雨”式的校园安全会议。不管兴业村小学惨案的最后原因是什么,单就一个有152名未成年人的学校置身于未有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山包上,便是一种安全预案设置上的失职,它凸显的是当地教育监管部门和学校的安全硬软件环境的糟糕状况。
悲痛过后需理性,公众亟待命案真相或许比抒发悲情更紧迫。我们需要厘清的是,何以一些偏远学校在改建和设置安全硬软件时如此踟躇难行?而诸如深圳宝安区公路局只用了3年的机关大门,一次翻新就花掉3000万元之巨,诸如重庆人民大礼堂耗资7000万元装修翻新,为的是让开会者能“冬暖夏凉”这样的资金流向的“马太效应”,何以能一再出现?到底靠啥去修正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尽快构建校园安全预案?
23日下午,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遭遇暴风雨和雷击,致7名小学生死亡,44人受伤。该校位于一山包上,教室为简易砖石墙体的四合院平房,教室楼顶没有安装避雷设施,多数孩子上课时打着赤脚。24日,教育部称,这是一起由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要求各地学校今后应加强安全防范。开县县委宣传部称,因此次事故为天灾而非人祸,故不存在赔偿问题,但会给遇难学生家庭一定补助。(5月25日《新京报》)
这是一组震惊世人的悲怆镜头,一群天真烂漫的被山村父母拉扯大的几岁孩童,瞬间倒在自己的课堂,一声妖魔般的霹雳,突然止住了孩子们的读书声。狂风裹挟着暴雨,无情地拍打着山包上的这所孤零零的平房校舍,掀动着7个打着赤脚的小公民的衣脚,厮扯着瞬间失去骨肉的父母心扉。对攀山越岭送子来校念书的父母来说,他们满以为可以不用担心孩子在自己不在家时下河去洗澡或去玩火,可谁知,一晌之间看到的却是孩儿被惊雷劈倒在眼前的冰凉尸体。
雷神苍穹,冷漠无情!此刻,天下所有感怀父母之恩及为人父母者,心永远和悲伤的你们系牵在一起。节哀吧!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就把你的乖巧女儿印在额头的亲吻刻进记忆的心扉!孩子在天堂的那一头或许已睁开了她那一双好奇的明眸;那里或许不用孩子步行10多里到山包上去念书,窗明几净的楼房项端上有一根高高矗立的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孩子不会穷得赤脚上学,就是赤脚上学,小脚丫下也不会直接是通电的土地,而是能绝缘的水泥楼板。
而对不起这7个孩子的社会,“觉痛”理应被这一声惊雷劈醒。人死不能复生,死者长已矣!在我们为7个孩子默哀的同时,最值得人们深醒是,我们应为死去的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剔除“只发文件不见行动”的校园安全监管的疲沓思维?如何让偏远山村大多数简易校舍的屋顶上尽快树上避雷针?如何避免“财力有限,改建旧危校舍暂缓”的行政批复出现在我们眼前?如今,我们只需稍加留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中国校园安全悲剧便会一幕幕划过我们脑际。
在我看来,我们校园安全忧患意识里,还不仅仅是缺失一根避雷针。在最为弱势的孩子的生命受到社会或自然安全地威胁时,我们习惯的是事后紧急通知和一次次的“只打雷不下雨”式的校园安全会议。不管兴业村小学惨案的最后原因是什么,单就一个有152名未成年人的学校置身于未有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山包上,便是一种安全预案设置上的失职,它凸显的是当地教育监管部门和学校的安全硬软件环境的糟糕状况。
悲痛过后需理性,公众亟待命案真相或许比抒发悲情更紧迫。我们需要厘清的是,何以一些偏远学校在改建和设置安全硬软件时如此踟躇难行?而诸如深圳宝安区公路局只用了3年的机关大门,一次翻新就花掉3000万元之巨,诸如重庆人民大礼堂耗资7000万元装修翻新,为的是让开会者能“冬暖夏凉”这样的资金流向的“马太效应”,何以能一再出现?到底靠啥去修正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尽快构建校园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