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层官员何以对新“三陪”温情脉脉

(2007-05-08 18:56:22)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近几年,社会上陪舞、陪酒、陪歌的“三陪”现象有所收敛,但另一种“三陪”,即官场上陪吃、陪会、陪玩,却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些基层干部沉重的包袱,令人堪忧。一些干部认为干得好不如陪得好,他们逐步摸索到官场升迁的门道,埋头苦干者明珠暗投,长期被埋没,得不到重用。而常陪上级领导吃喝玩乐的干部却因面熟、嘴勤、礼厚而青云直上。于是大家都在“陪”字上下工夫。(5月8日《南方日报》)

 

不管是专家还是百姓,无不对各级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行礼尚往来、迎来送往的职务消费诟斥有加。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日前称:去年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惊人,单官车出行和吃饭招待就达6700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我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从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增长到3万亿,约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则从50亿升至7000亿,增长87倍,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

 

这正如民间谚语所云:一支烟一盅油,一部车一幢楼,一餐饭一头牛,一陪游一年愁,一次歌一吨藕……总之,一提到新“三陪”之类的公款消费,除了少数大嘴抹油吃喝上瘾的吃家,国人无不摇头扼腕;一说到官车比豪华、公车私奔,除了那些少数官屁股底下一幢豪楼的既得利益者外,国人可谓无不面对白花花的财政金浪费而痛心疾首;一看到车轮滚滚来,视察队伍到,基层干部无不胸口填闷,又无奈徒叹。

 

此时我脑中闪现出不久前读到的外国下级与上级间的“陪况”的报道。中国官员赴美挂职学习,发现他们“上级根本不管下级,下级也不用迎接上级”;他国的农业厅厅长和市场处处长一同出差考察,各订各的房,各打理各的事,工作后的时间,处长根本不管厅长“哪去哪吃哪玩”之事。在他们的“陪官生态”中,无法找到下级官员“恭迎上级官员到来、给上级官员安排食宿、陪检、陪会、陪吃、陪玩、陪游”等元素。不要说来了部长、副总统,就是总统来了,州长、市长照干啥还干啥,也没啥三陪四陪的。

 

反观我们的“陪官文化”,一些上级官员可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在官本们余毒作用下,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思维可谓无处不在。下级对上级越谦卑,上司越舒坦;下级在这种陪同上级的“官系运动”中,说不定不久便陪回了甜头,且反正是花公家的钱,不是掏自家腰包,心不痛手不软;而一个人只要成了别人的上级,便很快学会哼哼啊啊的官场“受陪”臆语。

 

可见,这种“官太爷”思想不除,官本位的阴霾就不会散去。如果那些掌握着众多官员升迁命运的“一把手”们,依然守住“煮酒论英雄”和“看陪同质量论短长”不变,那么官场的那股看似温情脉脉的“三陪风”依然会出现。要荡涤它,须彻底打破“上接下迎、三陪公务”的政务歪风体制,除却少数必要的国务招待外,一举铲除“陪同公务”陋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