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12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主持召开的读书活动座谈会上给领导干部布置的“春节作业”是:多看书少玩乐。他说,重庆市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这令人汗颜。他希望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动,让读书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使领导少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2月14日《重庆日报》)
在商品经济时代里,一方书桌缺少打扫而蒙尘,国人读书渐少,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份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最近连续6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2003年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日常生活中有读书“习惯”的人只占到5%左右,而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
当然,独自坐在书桌前,翻动墨香飘动的书籍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并非中国公民之痒,国外也大体一样,意大利人、法国人、日本人等,似乎地球村的公民都渐次疏远了书籍,而愈来愈依赖着那只鼠标牵引。记得意大利作家埃柯就曾幽默地说:“意大利人现在没有时间阅读,因为他们总是找不到独处的时间。只有一种可能人们才会独处,才有可能阅读,那就是在坏了的电梯里。”
基于这种世界阅读现状的拷量,笔者虽然为汪洋书记给众领导干部布置的这份“春节作业”感到欣慰,但很快替它的完成和坚守情况担忧。我们在倡导一项行政行动之余,不得不思考它成为具体行动的可行性与保障性。就连党纪国法的高悬明镜,都可以被一些官员视作“稻草人”,我们真的没有信心去相信这种听起来“振聋发聩”,执行督促起来“软若棉絮”的官德说教的可行性。
其实,一些官员不仅早弄丢了“书魂”中高洁的活力与动力,还丢失心中为民谋福祉的基本“官格”。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与功利因素的驱动,一些公权人丢弃了学习的上升阶梯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种官员顶多算“庸官”,对百姓还构不成直接威胁;而丢弃了敬重手中人民赋予的公权精神而背离人民的官员,便是对公民的极大伤害,因为此类官员是“蛀虫”,他吞吃的是人民的血汗。
所以,要划分哪些干部该充电看书,多看书,看好书,哪些潜在的问题干部需要被及时劝诫,这是当前厘清官场尘埃,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大问题。汪书记布置的这份看书作业,有人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有人却完全可以在糊弄几页纸后,随即投入到“节日官场情礼互动”的洪流中。且这股并不弱势的歪风还可能将坐在书斋里官员给“席卷”出来。
一言以蔽之,我对汪书记布置的这份“春节作业”的完成和“批改”情况不抱乐观态度。恕我直言,官员看不看书倒非过“年关”之要务,紧要的是如何尽快派出那些“守关人”去把守住“年关”。这些“守法人”包括法律、公开、民主、制度、监督等。有它们不时不在、无处不在地把守在各级领导身旁,那些官员欲向人民伸手和想不读书都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