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社会治安是警力“沉”出来的

(2006-02-09 19:10:20)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2月7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称,2006 “基层基础年”的工作重点是警力要下沉。现在要精简机关、充实基层、贴近实战,基层所队实有警力要占到所在公安机关总警力的85%以上。百姓需要我们时,在最需要我们的地点,我们的警力能迅速达到。(据2月7日新华社电)

   

这样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跟进具体的警力不下沉的追究措施,打破“政策出发点好,实施变形走样”行政指令怪圈,将超过八成的警力布置在百姓需要的地方,让威严的警察行走于街面社区。那么,百姓的安全感必然会得到陡然提升。因为,好的社会治安是靠警力“沉”出来的。

 

作为直接与犯罪分子短兵相接,面对面地为辖区百姓安全“守夜”的基层所队,干警们的工作不可谓易。一难是无经费、硬件差;二难是警力不足,一些地方在处理突发安全事件时人员捉襟见肘,遑论去构建什么安全预警机制。为此,公安部将新的一年定为“基层基础年”,这让公众看到了公安部将警力尽快向百姓最需要的街面倾斜的正确指向和坚定决心。

 

不知源于何时发展于何因,公安机关警力、物力并非百姓所期望的金字塔式的警力布局,而积累成一个上下一般粗壮的水桶,县市级机关与基层所队配置的力量几乎尴尬持平。甚至少数地方,居然还令人震惊地形成倒金字塔的警力布局怪状:机关警力严重超员、人浮于上,最需要警察行走的街面社区却难见下沉警力。这便有坊间百姓“叫警警不应,匪跑警再来”的无奈牢骚语。

 

要说处在机关的警力一点事儿也没有,也不客观。关键是,如果基层见警率极低,百姓安全感弱,“衙门”的警力却门庭若市,那么,自然会使犯罪分子更为嚣张,下面的治安案件便会增多。这样,不但基层问题积重难返,上面的机关工作也便疲于奔命;反过来说,如果基层的治安案件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真正肩负有领导、统筹、服务的机关工作必然就会轻车熟路,所需警力便会下降。

 

民警作为百姓安全的“守夜人”,安全夜守得咋样?是“守”得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还是邻里街巷盗抢贼四起、人人自危?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早就挂于心坎,百姓是完全能够触摸到社会祥和与平安的“可感指数”的。

 

民警“沉”到基层的数量增多了,巡逻行走于大街小巷的步子变密集了,说明警察为民守夜的责任意识得到提升了,违法犯罪者必然得到震慑了,百姓自然就放心了。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好政策更需严执行力,并尽早形成一种常效的警力充分下沉的法律机制,以确保警力一“沉”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