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住6岁海难幸存者惊悸的眼神

(2006-02-05 17:46:46)
记住6岁海难幸存者惊悸的眼神记住6岁海难幸存者惊悸的眼神记住6岁海难幸存者惊悸的眼神           
          (等待亲人归来,他们的眼泪都快哭干了!)
 
      
            周明华
             船龄为35年的“萨拉姆98”号于当地时间2日晨沉没于红海。该客轮载有1400多人,乘客中大部分是在沙特打工的埃及人。目前已打捞起190具尸体,有448人幸存,可能有1000多人在这起海难中丧生。其中一名6岁儿童穆罕默德·穆哈迈德在海上漂流36小时后于4日下午获救。(据2月6日新华社电)
             穆哈迈德的奇迹生还,再次印证了人的求生本能和意志是如此强烈和有苍天感应。穆哈迈德边打点滴边表情疲惫地说:“一直就我一个人。谁都没在我身边。”遗憾的是与他一起落海的父母和两个妹妹至今下落不明。此时,当我看到孩子眼眶中射出的惊诧之光时,我的心碎了。希望奇迹不断重现,祈望更多的失散者能回家人身边。
             是的,人类悲伤的情愫是血肉牵连的。海难发生后,我们听到的是世纪的恸哭声,看到的是人类抬头问天的苍茫与脆弱的孤单表情。上千人在黑茫茫的海上瞬间消失,留下对大自然的无限恐慌。我们知道,也就在1912年的4月15日,从英国驶往美国的“泰坦尼克”号沉入北大西洋海底,船上有1503人殒命。
            “泰坦尼克”号离我们而去已近94年,而“萨拉姆98”号就真切地沉没于我们这一两代人的时空连线的焊缝处。在我们为栖居于地球村庄的子民瞬间永别而拭泪之际,更为紧要的拷问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该沿着哪一条路径去“萨拉姆海难”中寻找出守望和敬畏生命的最佳智慧?
           首先,我们不要去想什么百慕大和恐怖行为,我们看到的是人祸的影子。埃及穆巴拉克总统的发言人称,客轮存在安全问题;一名幸存者赛义德说,萨拉姆起航两小时后,发动机起火,火烧了长达3个多小时,船员却总说已控制了火势,后船体倾斜,随后不到10分钟就沉没。而第一个跳上救生艇逃生的,竟是船长,接着是船长的二副手;法国航运专家皮尔科分析说:“‘萨拉姆98’号曾进行过改装以提高载客量。一些航行在红海的船是老式的意大利渡轮,在加装了4层甲板后,载客量由500人提高至1400人。”
         承载千余生命的船只,超载如此严重。不用说,不管是铁轨上跑的、马路上奔的、江海中航行的,如此漠视生命的超载行为,我们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端,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就是说,一起接着一起的人祸悲剧在夺走人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再者,敬生命之重,还需畏生命之弱。生命是宝贵而神奇的,但同时又是脆弱的。不是吗?科学、钢甲板、无线通信、灭火设备、救援直升机、救生艇……环于“萨拉姆98”号周围的这些现代设备,是当年“泰坦尼克”号无法比拟的,然而,乘于其上的人的命运却殊途同归。
        这是大自然在提醒着人类,无限自然始终释放着人类无法认知的苍茫。在自然界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生命显得那样无能为力,任何科学和救生艇终究能力绵薄,甚至我们来不及像这次海难的幸存者那样高声呼喊“我们的命是世界上最贱的”,便会突然间失去眼前的一切。
         而人类剩下的珍爱生命的路径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时时铸造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意识,记住小穆哈迈德的生命奇迹开始,把这种珍爱生命的思维渗入骨髓,化作我们平时对生命倍加守望的责任意识和智慧光芒,从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我们别无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