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采购药品是“裁判员”的权力畅想

(2005-12-30 19:14:48)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药品采购回扣一直是一块灼痛国人胸口的烫手顽疾,如何铲除这块恶瘤,打掉一双双攥钱“黑手”?已无可避免地成为一只急待全面解剖的“麻雀”,摆到有关部门的案头上来。
            深圳市传来整饬“药品回扣”的消息。据12月29日新华社电,记者日前从深圳卫生局获悉,该市药品集中采购有新的改革举措:今后将由政府主导,以政府采购模式集中采购药品,医疗机构不再行使技术决策权。
            这篇不到700字的简讯,是这样诠注政府作为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裁判者”加入“赛跑者”之原因的: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按“价值相符”和“优质优价”原则合理降低药品价格,以保证市民基本医疗需要。但是,如何确保政府采药的公平、公正、公开?如何防范刚甩脱医院采药回扣,又将跌入政府收回扣的怪圈?很遗憾,文中未见片言明示。
            是的,我们用不着搜罗案例,当今医药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扭曲、大处方高回扣、不合理用药泛滥、乱化验乱用高昂医疗器械等现象,早已成为阳光下的丑恶。随今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陈“10医改不成功”后,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旋即被推至风口浪尖。
            在“推倒旧医改,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消息传出后,无钱进院看病的百姓在经历数月的翘首,和巴望“民意上达、决策问计下沉”的情感落空后,旋即又坠入“雾里看花”的社会无奈怪圈中。
            或许源于此,一波接一波的医卫乱象仍在频现:哈尔滨和深圳天价医药费事件、北京同仁医院“王建民事件”、医生向医药代表索要“二奶回扣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市政府打破沉闷,毅然放下手中的“裁判哨”,纵身跳进商海,赤膊上阵,多少是在情理之中,或许是急于想打掉那一双双狂收回扣的“黑手”,尽快遏制医卫乱象的一种行政作为。
           然而,这样的行政作为却显冲动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行政机关,非企事业单位,而取代企事业性质的医院采购药品权,是一种行政权力的错位。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无疑,这样的“采购越位”是无法找不到法律的支持。
           我们知道,主导药品价格的升降不是靠政府的文件和行政的操盘手,而是应该让市场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去发挥调节作用。当今,之所以经济规律未把医疗用品价格的水份充分挤兑干净,没有将其调节到它应有的真实水平,恰恰是因为作为监督职权的政府部门的错位或缺位造成的。
          错位和缺位者,就是那些政府医卫行政的“守夜失责者”也。该监督的,人为地掉眼皮;不该插手的,却发号施令。不管是今年审计长李金华抖出的北京10家医院一年收回扣达2亿元,还是各地久禁不绝的收医药回扣的案例,我们总会看到它的后面若隐若现地跟着一群群行政官员的影子。
          诸如,不久前有报道称,一省级医院到美国买一台医疗仪器,从科室领导到院长再到卫生局处长、局长,一行人几次到美国一“折腾”,原本3万美元的东西,运到院里成本飙长至50万美元矣!试想,如果没有如何监督“公开采购”的法律程序支撑,再多一个政府的“婆婆”,那这台仪器的价格不可要攀升到何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