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发亮“怦怦直跳”的心咋突然不跳了?

(2005-12-22 20:01:49)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涉嫌受贿1900万的河南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21日在荆州受审。在最后陈诉时,石当众“哭鼻子”,并泣述第一次受贿的经历:1995年8月,河南小关镇党委书记胡光周为求帮忙,饭后向他车内塞进一纸袋。石回家发现袋中有30万元,当时他大吃一惊,心里“怦怦”直跳。经历痛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放弃退回。(12月22日《武汉晨报》)
           在任时,爱戴一幅墨镜,喜穿一件风衣,双手插在口袋中,发言不拿讲稿,侃侃而谈,春风得意,呼风唤雨,不论大会小会,言必讲廉政,说到动情处,眼眶湿润;而今,堕落为阶下囚时来痛悔并再“哭鼻子”。显然,这一次的眼眶是真的湿润“透”了,且“透”迟了。
           石发亮所哭诉的首次受贿“心里怦怦跳”的话,从心理学概念去推测,有可信度。当一个人初次遇到令人吃惊的大事时,会感到恐慌,心脏与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相系,思维直接影响心跳。石首度接过30万巨款,头皮发烫,双手发颤,舌头变直,及至心跳加快,这些生理现象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我想:大概所有的贪官在第一次接过贿金时,都会心里“怦怦”直跳。
           但令人遗憾的现状是,如今很多的贪官往往是,一阵“怦怦”直跳后,很快又能靠“自愈”恢复到初始的平静状态。甚至像石发亮这样剧烈心跳后的内心矛盾交错和痛苦挣扎的程序都可能不会产生。显然,石发亮的短暂心跳加速后,把自己在干部职工面前常挂嘴角的“党纪国法”抛诸脑后了。
           让人感怀!石发亮经过第一次面对30万贿金而心理煎熬后,旋即豁然贯通起来,在并未去找到“心理医生”解惑的情况下,倒自己很快给原本绷紧的神经“松”下“绑”来,自己给因狂跳而飙升的血压“降”起“压”来。这 “绑”松得轻松,此“压”降得洒脱,但可谓让人胆战心惊!
           进一步说,石发亮能轻易甩掉受贿的“思想包袱”,反映出的是我们当今反腐工作缺失一种有效的预警机制。假如公权得到公众无时不在、无处无在地监督,任何一个工程的发包权交给公平、公开的招投标体制去完成;假如石发亮首次受贿30万的第二天,公众或反腐机构的监督眼及时抵达现场,测出其不正常的“怦怦心跳”,旋即揪出行贿和受贿者的双手。那么,石发亮就不可能变成今天的罪大恶极者,国家财产就不可能酿就今天的巨大损失。
           往往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原本不错的官员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后,才令人痛心地被法律之拳揪将出来。诸如,万言忏悔书中曾写下“当年想作焦裕禄”的“河北第一秘”李真,如我们的反腐触角能伸到他首次受贿的身前“揍他一拳”,我想,李真完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焦裕禄式的干部,而非成为人民唾弃的“死鬼”。
           诚然,当今反腐工作千头万绪、需举之制不可谓少。但是,将反腐的端口彻底前移,尽快完善先期监督和惩诫公权人的细化措施,似乎已成反腐倡廉之要务。把每一个腐败因子及早灭杀于萌芽阶段,是探索解决腐败危机的一条路径,或许这可以挽救那些处在“亚腐败”边沿的公权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