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篇•价格走势的形态学与动力学(4)
谷为陵
大家都看到了,只要我一涉及《缠论》,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大家争得不亦乐乎。其实,这是好事,只要是本着探讨的目的,而非人身攻击,就都是好的,也是我希望看到的。通过争论,就能够启发那些真正聪明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好处是什么?就是看到自己的盲区。制约一个人成为顶尖交易者或者投资者的障碍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障碍就是投资盲区。
每一个人都会有盲区,只不过是大小不同而已,越是高手,盲区越小,越是低手,盲区越大。股票投资的盲区,与通常的知识性盲区是不同的。知识性盲区是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而逐渐消除的,但投资盲区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很难消除。假若不是这样,那么,那些教金融学、投资学的教授们的投资(书本)知识最丰富,他们都应该是最成功的投资者或者交易者,但事实上,他们绝大多数的炒股水平并不比普通投资者高多少,甚至还更差。
要知道自己的盲区在哪里,有多少,就先要知道获得投资成功需要那些环节与知识,这个话题就很大了。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应该分析一下应用何种投资方式能够赚大钱。显然,能够赚大钱的方式之一,就是买大牛股。买牛股赚大钱,这是任何投资者都能够明白的道理。那么,大牛股都是些什么股票呢?大家可以回忆一下,A股市场这20多年来,在不同的时期出现过的大牛股,都是些什么股票。我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在这些大牛股之中,有一部分是大庄股,这些大庄股主要出现在2003年以前的庄家时代,但还有更多大牛股是题材股、热门概念股、长期成长股等,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自2006年后,90%以上的大牛股和大黑马,都不是胡乱炒上去的,都是能够找到明确的基本面、市场面等理由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决定股价大涨的,不是别的,正是股票的基本面与市场面。我认为,从对于股价的作用力度来看,基本面与市场面是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技术面与之相比,其地位就相对逊色了,总体上只占次要或者从属地位。这很容易证明,大家可以找一找,有多少大牛股或者大黑马,是在根本找不到任何的基本面与市场面理由的情况下,但却仅因技术面原因而暴涨的呢?
有人认为《缠论》是划时代的,这话不错,但却需要一个定语进行修饰,那就是,在技术分析领域,《缠论》是划时代的。但股票投资,却并非仅靠技术分析就可以包打天下的。这就是我与那些缠迷们的最大分歧之处。这个话我是有资格讲的,因为,在我当年与李彪探讨有关做局的问题时,以及我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庄家交流的时候,这些庄家们最关注的不是技术分析,他们最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题材,是市场的系统性机会与风险。对于这些大庄家来说,什么样的技术图形都是可以画出来的,什么样的技术指标都是可以修复的,只不过是花些钱、花些时间而已。但是,上市公司的题材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大盘的牛市能否持续、熊市何时来临,这些却是庄家们不能控制的,也是他们最担心和害怕的。所以,凡是玩过大资金的人,在选股票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选股条件,应该是基本面、市场面,在基本面、市场面的基础上,再结合技术面。这个程序绝不会倒过来,即,先从技术面入手,再考虑基本面与市场面。但也有人会这样做,那就是某些实力非凡的大庄家,这些大庄家确实是选那些跌到底部的股票,然后再找上市公司设计题材。但普通投资者、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甚至绝大多数游资都不适合这种方法,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这样玩。比如,现在的钢铁股都是跌到了历史大底,你会买吗?应该不会。但不排除某些大庄家会打这些股票的主意,这些庄家会给某些钢铁股设计一些大题材,最终将这些钢铁股给炒起来。
所以,从大的投资理念出发,选股就要选那些具备大牛股和大黑马潜质的股票,而决定股票成为大牛股和大黑马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其基本面与市场面,其它条件还包括大盘面、技术面、股性面,也就是我说的“五面”。
我现在说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我相信,在我没有这么明确说出来之前,这个“五面”的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盲区。
其实,那些对于《缠论》做过深入研究,或者精通某些技术分析方法的人,已经具备了某些优势,至少他们能够看懂走势图吧。要是他们能够在基本面分析、市场面分析,以及交易系统方面再下些功夫,那么,就会向顶尖高手再跨出一大步。但是,假若这些人固执己见,墨守成规,那么,就难免成为技术分析型的工匠,而非成为驾驭市场的高手。
说到这里,我应该算是将技术分析与其它影响股价的因素的关系说得很清楚了。在大盘面、基本面、市场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技术分析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在有些时候,甚至可以独立发挥作用。我接下来,就会接着讲如何抓第二波主升浪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