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5篇:产业资本坐庄的深度研究(9)

(2011-10-16 13:26:19)
标签:

股票

杂谈

分类: 庄家研究

第25篇:产业资本坐庄的深度研究(9)

谷为陵

 

六、产业资本庄家的类 

 

2、高位减持型

 

    所谓高位减持,是指控股股东在股价上涨到高位后,卖出所持股票变现的行为。控股股东之所以在高位减持,是因为控股股东清楚股价的高位是“炒”上去的,并非公司真实价值的体现,这样的高股价只是暂时的,难以长久站住。于是,产业资本就抓住股价处于虚高的时机赶紧减持。在多数情况下,当控股股东减持后,股价会跌落下来。产业资本在高位减持有三种情况:

   (1)大股东减持

    若单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很高,在50% 以上,则大股东可能会趁着股价高企而减持部分原始股,兑现部分收益,这样做并不影响其控股地位。

    除了在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发现大股东高位减持的情况外,地方国企控股股东、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民营企业控股股东,大股东在高位减持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大股东出逃的典型案例是ST梅雁(600868)。该股于1994年上市,也应算是一只老股票了。但令人不解是,其大股东“广东梅雁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地减持,其持股比例已经由上市之初的50%以上降低到仅有3%!该股也成为了首只被大股东彻底抛弃,而沦为散户集体控股的“全散户股”。没想到该股上市了17年,却最终遭到大股东的丢弃。真是股市奇闻。

    可见,大股东在减持股份时,有时候是没有什么底限的,他们可以将所持股份最终减持至精光。ST梅雁这样的股票只有一个赢家——大股东,除此之外,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输家。若一只股票里的产业资本都在不计成本出逃,那么,这样的股票散户们还留着干嘛呢?所以,若发现某只股票的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在疯狂减持股份,对这样的股票一定要当心。

   (2)其他中小控股股东减持

    若控股股东虽然于绝对控股地位,但控股股东数量较多,股份较分散,当股价处于高位,前三大股东之外的中小控股股东们有强烈的套现欲望,会出现大规模的减持。这种情况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中越来越普遍,很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管,为了减持原始股,而不惜辞职。

    我认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会在今后几年会出现控股股东减持的高潮,随着大规模减持的泛滥,中小板和创业板或会成为股市的重灾区。大家要谨记,本世纪初,美国NASDQA市场就是因为上市公司高管出现减持潮而引发崩盘的。

    (3)控股股东低位增持而高位减持

    若控股股东原本控股比例不高,如控股比例不高于30%,则在股价低位,控股股东会采取资产注入的方式变相增持股份,或者用现金买进流通股而直接增持股份,当股价上涨且所增持股份达到可流通的期限后,控股股东可以将低位增持的股份在高位卖出,获股价差价收益。

    通过这样的低吸高抛的运作,控股股东可以在维持持股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获得资产证券化以及丰厚的差价收益。

  

3、高位圈钱型

 

    所谓高位圈钱,是指控股股东在股价上涨到高位后,通过向公众股东配股、向其他投资者增发股份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的方式。高位圈钱的好处是,能够以较少的股份获取较多的现金,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稀释较少,其控股地位依然稳固。而控股股东却在拿到巨额融资后,经常改变事先承诺的融资用途,为自己牟取利益。

    为了达到高位圈钱的目的,控股股东就需要将股价拉到高位。让一只股票股价大涨,且能够在高位站住一段时间,也并非易事。一般来说,股价上涨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牛市主升浪,大盘狂涨不止,在这时候,个股即使没有什么重大利好题材,其股价也会随着大盘上涨而水涨船高;二是在一轮中级上涨行情中,个股上涨会呈现分化的现象,那些具有利好题材的股票会成为龙头股或者黑马股而大涨;三是在振荡市场中,只有少数具有重大利好题材的股票才会成为强势股,绝大多数股票处于不涨状态,有些股票甚至还会不涨反跌,市场呈现所谓的“一九”、“二八”现象。

    在大牛市主升浪中后期,股价都处于高位,是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增发进行直接融资的最佳时期。事实上,很多上市公司在这个时候圈钱绝不手软。如,在2007年牛气冲天的时候,“圈钱专业户”万科就启动了自上市以来第9次融资,该次融资为向公众股东公开增发3.17亿股,发行价高达31.53元/股,发行市盈率高达96倍,圈钱总计百亿元。而中信证券则创出一次增发融资额的新纪录,该股当年以77元的高价增发了3亿股,一次圈钱230亿元!使之一跃成为亚洲实力最强的券商。这两只股票是在股价经连续大涨几乎接近最高点附近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圈钱的,在增发完毕后,这两只股票股价均很快出现大幅下跌。时至今日,这两只股票股价较它们的增发价格跌幅仍超过50%,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均亏损严重。可见,在牛市的高位进行增发与配股是何等的害人!

    若一只股票业绩能够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会持续上涨,在股价高位圈钱并非难事。但沪深股市的大多数股票并不具有这样的高素质,大多数股票属于周期型股票,业绩大起大落,还有一些股票更是业绩平平,除非这些股票赶上大牛市主升浪,股价才会出现大涨。但大牛市主升浪几年才会出现一次,而上市公司圈钱却是只争朝夕的。为了能够在其他的市况下也能顺利圈钱,控股股东就需要向上市公司注入题材、注入热门概念,将这些股票打造成受市场追捧的题材股。于是,我们看到,自2009年以来,有数百只业绩平平的股票因资产注入或者收购热门概念资产而出现股价暴涨,成为股市的大黑马、大牛股。而其中很多上市公司则趁着股价涨到高位而进行增发融资。从这点来看,股市最大的投机者就是这些产业资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