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美食/厨艺牛肉河粉清汤湖北 |
分类: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点、小吃) |
热干面是湖北人最有感情的早餐品种之一,它已经突破了食物的本身,成为一种情节、一种标志了。但要说到最受欢迎,日常点击率最高的早餐品种还是莫过于米粉!
我常常奇怪,为什么到了北京,想吃一碗简单好吃的米粉就那么难?
要知道,相比热干面,米粉的做法要简单得多,要好吃的诀窍也少得多,一锅好汤足亦!
米粉做得好的店子,汤一定熬得好,比如武汉最有名的老字号“福庆和”,以及大名鼎鼎的台北路“黑皮牛杂”。“黑皮牛杂”的一锅牛腩萝卜汤熬得香飘十里,汤浇在米粉上,再加一勺熬得浓胶汁厚的牛杂或牛筋,吸满了牛肉精华入口即化的萝卜,和被浓郁辛香的汤汁浸润得柔滑细腻的米粉啊!不少顾客为了这口好汤,不惜从武昌打车,老远的过来吃上一碗。毕业实习的时候我常在这一片出没,每次都没有抵御住馋虫,为了那碗米粉放弃了家中已经准备好的晚饭。
武汉的米粉品种多样,宽的细的,粗粗的圆柱形的,还有厚的人工切条的手工粉、细得和粉丝一样的米线,螺丝形的空心粉,各自有各自独特的口感和精彩,先不说挑什么口味了,单是从形状上最选择就已经能让人为难老半天。
北京的米粉没有这么多花样,那口汤更是提都不要提,清一色的拿煮粉水加点盐、味精酱油糊弄人。前天,在老爸住处的楼下吃米粉,店家居然敢在店里贴上一行大字,说“米粉的汤一定要喝,精华都在汤里!”满怀希望的喝上一口,“什么呀!比咱们家的差远了!”
最近这一段段的,总会严重的想家。十一曾经计划回去,可买不到票,只好作罢,但想家的情绪却不肯因此而作罢。好几次,跟老公出门,车经过某个路口,四周似曾相识的环境,总让我突然错愕,以为自己是回到武汉了,那车从天桥下转过去的瞬间,眼角刚好可以瞟到的对面的路口和花坛,简直跟汉口解放公园路和解放大道的交叉口完全相同,那是我大学四年每次回家必经的路段,我坐在车上,半天不敢说话,生怕一语惊散了这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直到车慢慢的转过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街口。
又有好几回,半夜突然梦醒,确切的说是馋醒,只因为梦见自己 正坐在那家熟悉的小店里吃汤包,3.5元一笼(现在一定涨了价)的汤包摆在桌上,热气腾腾,碟子里姜丝醋已经调好,那汤汁让薄得近乎透明的包子皮显得颤巍巍的抖动,近得就在眼前,却怎么也吃不着,急得我终于惊醒过来,肉汁的馨香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四处飘荡,让我半天回不过神,不知哪一段才算是真正的梦境。
闲话似乎扯远了,其实想写的是如何为做米粉熬一锅好汤,也想说做不出好米粉的店家是因为少了那种对食物的尊重和对哪怕是一份小本生意的责任心,可一提到家乡的吃就有点控制不住情绪,曾经在家里度过的每一个平淡得乏味的日子,关于每一个不起眼角落的记忆,到了想家的时候都显得那么珍贵!
真的很想念那些天天一碗米粉做早餐的日子,去武汉的朋友们,记得哦!不用刻意寻找,随便走进武汉街头任何一家早餐店,都能吃到味道好好的米粉哦!
最馋的汤包难度太高自己是做不来了,还是让它停在记忆里吧!在存菜照片里翻翻拣拣,突然看到了这张早准备淘汰的清汤牛肉粉,因为拍的角度不好一直不想发出来,但此刻却忍不住对着它大流口水,代表了自己这一刻心情的,想必也就是最好的食物了!
计划着,找一个周末,回武汉去,买一碗米粉,再买一笼汤包,走过来吸溜一口米粉,走过来再来一口汤包加姜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