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简春运买票民工返乡网络订票杂谈 |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上午出去办事,在小区门口打车。一辆车刚闪灯减速靠过来,就听见身后踢踏踏一阵惶急的脚步,伴着尖锐的呼喊声。扭头一看,是三个年轻人,清一色地背着包、拉着箱子,外带还拽着巨大的编织袋,一路跑得兵荒马乱的。因为匆忙,也因为沉重,脚步有点歪歪扭扭,却还是腾出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用偏高一个八度的音色又喊:“等下等下,出租车等一下!”
我认出其中一个红脸儿姑娘,是小区东边饭店的服务员。毫无疑问,这是要回老家过年的。
我抬了一下手,示意她们上车先走。红脸儿姑娘愣了一下,跟着笑容灿烂地连声道谢。或许是觉着太惊喜了,连这最简单的客套都演绎得兴高采烈,每一个字里都仿佛泛着红光。坐上车去,她一边往里面的位子挪,一边仰起脸说了句:“出来太晚了”。也不知是想向我解释,还是自言自语地检讨。另一个女孩坐到她腾下的位子上,顺势夸张地蹶她一屁股,表示嗔怪:“其实根本也不晚。就是你,猴儿急!”我笑了一下:归心似箭,而前路迢迢,无论是兴奋还是焦虑,“猴儿急”都太正常了。
看着出租车轻快地绝尘而去,心里真是替这几个孩子高兴。想起水果店老范的那句话:这日子口儿上能整到火车票的,不是本事大,就是运气好。
老范说这话时,脸上是有着深深的幽怨和落寞的。可是说到嘴边却只能浅尝辄止,因为老婆已经瞪起眼睛,随时准备向他开炮了。“炮弹”的内容,店里的常客都已经烂熟于心:早就该错开高峰提前买票回去,非要财迷心窍,贪着年根儿底下水果的生意好。这下傻了吧?三四年回不去了,以后看你老妈还认你不认!
老范对老婆,平日里是很有几分官僚式威武的,可是这件事上自知理亏,每次都只能干涩地苦笑。有一回,他借着“再给您那香蕉套个袋儿”的由头,跑出来跟我商量:“车站我都跑过好几回了,窗口压根儿就买不着票。现在都时兴网上订票了,像我们这样的,也不会上网,能不能劳驾您,费心帮我们弄弄?”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要去的车站,还有两口子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我答应尽力帮他试试。可是时间已然过了小年,又是这么热的线路,估计希望不大。
毫无悬念地,我每天都从那个著名的12306上徒劳而返。那小纸条无助地被我一回回拿起又放下,越发皱巴巴了,像老范迷茫窘迫、英雄气短的脸。有人曾把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中国式迁徙,戏称为“鸟样人生”,这其间的焦虑和悲苦,是非切身感受者不能体会的吧?尤其对于老范这样没有太多梦想,所求也不过略高于温饱的“候鸟”来说,迁徙,是最无奈的美好——如果家园的树上可以筑巢,如果头顶的太阳够亮够暖,哪只鸟不愿意守着热土合家团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