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简纠结应试教育中考杂谈 |
分类: 舐犊情深:亲子篇 |
又到岁尾。回望这一年,我的关键词就俩字:纠结。不是为物价鹰击长空,也不是为股市鱼翔浅底,因为跟家有考生这事比起来,那都是浮云。
纠结的原因,倒不在于成绩。而是一个孩子,究竟要不要她这么乖;读个初中三年级,有没有必要这么累。
按说跟很多的同学相比,女儿已经算是最轻装的了。除了学校的作业之外,我们没有给她报一个班,也没添一点课外作业,因为校内的已经完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了——从早上七点之前到校,到晚上六点放学,天天人不离题题不离手,而且除了广播操,连课间休息都没有。家庭作业,不到夜里一两点根本写不完,再加码儿,还给不给孩子活路了?当然,班上也有个把高手,可以在十一点前睡觉,秘籍是在管得不严的课堂上赶工,或者百度答案直接COPY。我跟孩子说,哪一科的老师都是用心准备的,不听,对人家缺乏起码的尊重。可是现在,每每看着女儿那瘦弱憔悴的倦容,我也在疑惑:以前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和要求,到底对不对?有没有可行性?是不是需要变通?
于是也试探着劝她:作业实在写不完,就不写了。到点就上床睡觉,明天还得听课呢!小孩一听,忤逆谋反一样地惊惶:“那怎么可能呢?我会被骂死的!”刚说到这,眼泪就转起来了。我想了想,还是知难而退了:在家一厢情愿地出谋划策,很容易。可是若因此招来什么尴尬困窘,还不是得女儿自己去承受?对于自律而要强的孩子,让她活得没有尊严,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每月的月考后,学校照例都会开一次家长会,会议的开始前和结束后,是家长们互相通气切磋的倾诉时光。你家的孩子这次丢了多少分,我家的孩子近视加深了多少度,他家的孩子明年不知能不能就地中考,不能的话也不知能不能联系到好学校……人人焦虑忧烦,各有心事。唯有说到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是无一例外地产生共鸣,因为实在感同身受,对方的疼就是自己的疼。
也有提议跟老师沟通沟通,顺便提点意见的。可是,老师貌似更焦虑——开口必宣中考倒计时,“再不拼搏冲刺,真就来不及了!”说起来,人家明年就退休了,干得再好,也转化不成自己的荣誉和福利,可是依旧起早贪黑,对一班孩子掏心掏肺的,咱但凡有点良心,就觉得感激还来不及,还怎么提那些不切实际的“沟通”?再说就算提了,又能怎么样?人家会上早就已经表态了:谁不愿意素质教育啊?可是中考就是白纸黑字,什么分上什么学校,那真金白银的,没办法!中考是什么?那就是人生的第一次站队分堆儿,你自己是什么水平,自己就站哪个堆儿!
当然是谁也不愿往差劲的堆儿里站,就算肯,也很少有几个能扛住老师爱恨交织、风暴雷电的斥责。所以,咬紧牙关苦苦捱着吧,一天一天地数着,盼望中考早点来——那是渴望卸下重负透一口气的逃离,和学校黑板上的中考倒计时,概念又不同。
累极了,孩子们也在一起吐槽:真想不明白,这么多人节衣缩食地省钱买房子干嘛?有那个钱,真不如移民了。起码,孩子不用这么牲口一样地苦读书。我听了这话,不知道如何作答,心里却是头一回,对移民这事儿有了一点动摇。
凌晨一点五十,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其中有一项是分别来自6个城区的卷子,除了培优拔高题有些微的变化,整体大同小异。我看着这一沓子试卷,心头一股无名火起——无限度地做题,无限度地重复,一生中最黄金的学习时光,就耗费在这些无意义的重复里。没时间阅读,没时间思考,没时间探求,甚至没时间保持一点对这个世界应有的好奇与热忱……不是有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吗——“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肯定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