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相亲剩女择偶配置育儿 |
分类: 牵手红尘:情感篇 |

我的一街坊,几次要我帮她家的女儿物色个合适的对象。刚好老公有个朋友还没结婚,年纪、相貌想来也般配,便约定一个星期天,安排双方见了面。
可是半个小时不到,女孩就回来了。还没容我问上一句“感觉如何”,她便情何以堪地朝我一咧嘴:“没戏!要什么没什么,跟个呆头鹅似的,还挺硬气!”
我心里有点不痛快。撇开这样说话的生冷不谈,单说那男孩子像“呆头鹅”,我就不爱听。人家16岁考上复旦,又在人大读了 MBA,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那成绩都是一级棒的。有几回我家电脑出问题,也是他过来帮忙调理,不光聪明热情而且风趣幽默,怎么到了这丫头嘴里,就成了“要什么没什么”的“呆头鹅”了?
她母亲没有在意我的不满,只一个劲儿地追问女儿对男方有什么意见。女儿愁苦不堪地说:“那个头儿,你也看见啦——一米七都未见得够!大鼻子长得可不小,跟一秤砣似的挂脸上,走路都得坠个跟头!年薪倒是有八九万块钱,可是没房没车,那除去房租或者按揭,不就一赤贫吗?”
我压住顶到脑门子上的邪火儿,面色凝重地问她:“那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啊?”她不假思索地说:“怎么着,也得找个模样儿和日子都过得去的吧?”“什么样的‘模样儿和日子’,才是‘过得去’的呢?”我问。她大概以为我手头还有几个候选的备份,无限神往地跟我数道:“个头儿,怎么也得一米七五以上吧?五官别忒寒碜喽;得有自个儿的房子,也得有辆车——我横是不能结会子婚,完了还得挤公交上班去吧?”
“嗯。还有呢?对收入,有什么要求?”我必须承认,问到这一句的时候,已经带出明显的奚落意味了。可那丫头却眼不睁、头不抬,压根儿没在意我的态度:“一年,怎么也得有二三十万吧。这么多年,我也是穷怕了,不想以后还过苦日子。”
我很生气她母亲事先没有给我撂这个底。我曾经反复跟她敲定过那闺女的择偶条件,她坚持说没什么特别的,只要人好,别的差不多就行。我不知道她是背着女儿大包大揽、自说自话呢,还是觉得这个“差不多”里,本身就包括有车、有房、有高薪这样的配置。
我看着女孩子那副明珠暗投似的表情,打心里后悔管她这份闲事。恋爱结婚,“条件”都是相互的——一米五几的小胖墩儿,三十来岁的年纪,土豆皮儿一样的脸,走读大学专接本的教育背景,出言不逊的坏习惯……这样的“条件”,凭什么要求对方一定要有高度、有形象,还要有车有房?不是我说话口冷,对方要真是这么个有型有款、八面见线,并且还小算盘扒拉得贼精,不是“呆头鹅”的——那人能看得上她么?
靠结婚改变既有的生存现状,从此日子走上升级版,这样的事情,倒也不乏先例。不过这对当事人的情商要求相对较高——不说滴水不漏吧,至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对于资质平平的女孩子来说,除非是赶上了跟才俊日久生情的机缘,否则平白无故地钓上一个才貌双全的金龟婿,从此像灰姑娘遇到王子一样麻雀变凤凰……这样的好事就像买彩票中奖,明显属于低概率事件。拿它当个梦做一做未尝不可,真要据此按图索骥,那是要误人误己的。

(已发《河北青年报》、《东莞日报》、《滨海时报》、《苏州日报》、《齐鲁晚报》、《常州晚报》、《今日早报》)
前一篇:消失的美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