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道

(2010-07-26 08:56:50)
标签:

阿简

油烟

街坊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味道


 

生活在拥挤的都市,人们很容易对空间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改造和扩张欲,比如我家楼下的街坊,放着带烟道的厨房不用,却把灶具移到了安装取暖锅炉的小阳台。油烟机抽出来的油烟没处排放,便从窗玻璃上打洞,探出一截烟筒来,像一架肥头胖脑的大口径烟枪,严阵以待地架在我家窗户底下。这样一来,无论是春风沉醉的正午,还是暑气袭人的黄昏,每到饭口,我的窗前便鼓风猎猎,油烟袅袅,白菜与老醋共酸,土豆与酱油同臭。

 

这样的“烟火气”,当然是不讨人喜欢的,况且他家的厨艺实在乏善可陈,日常所用的调料,又有一种诡异的味道。尤其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每天都少不了让我最难消受的煎鸡蛋——我大概是因为胆囊不好,对煎鸡蛋有着一种近乎过敏的抵触,尤其是从油烟机里抽出来的那股味道,闻了总有一点恶心……总之,这事儿让我心里有点不爽,有几回我甚至腹诽一样地设想着,该怎样找上门去找他家协商理论……然而,毕竟街里街坊地住着,再说人家又没把烟筒贴在我的窗台上,终归没有成行。

 

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从外面回来,一进楼门,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醋味。低头一看,满地都是乌突突的水迹子,淋漓缠绵地一路泼洒着,直伸到前面的楼梯上。楼梯的转角处,一个老太太拽着个菜篮子在歇脚,塑料网格的篮子底下,一缕暗色的液体沥沥拉拉地流下来,正是那一路咸酸的醋味所在。老公看她拿着菜篮子挺费劲,就赶上去帮她提上楼。送到地儿才知道,她居然就是那个亲爱的“楼下”,我心里竟然泛起一阵淡淡的怨恨。可是想起那一筐子简装的的醋和酱油,又不由得心软:一把年纪的人了,买个调料还要这么俭省,也实在是不容易…………还是算了吧。

 

一晃几年,日子就在这样让人不快的味道里过去。不久前却有一次,她家的油烟机里忽然有了喜人的变化——不但鸡、肉、鱼、虾的鲜香味道次第登场,就连油盐酱醋仿佛也升级换代,散出了少有的鲜香。后来听说,是她儿子一家从国外回来了。平日里往楼上提一篮子菜都吃力的老太太,一下子打了鸡血似的壮硕起来,忙前忙后地采买料理、煎炒烹炸,大有“丰年待客足鸡豚”的意味。她做了最拿手的五花肉,又挨着个儿地帮他们夹到碗里“尝尝我的手艺”,儿媳妇却从丈夫碗里一片片夹出来,说这样大鱼大肉的吃法,“其实挺危险的,”还建议婆婆有时间多看看报纸电视,学点科学的养生方法。老太太连日亢奋、操劳,体力本来就有点透支,加上听了这话心里憋屈,儿子一家前脚刚走,她后脚就病了,对着知心的街坊倾诉,说做父母的如何如何犯贱——省吃俭用、劳心劳力地,一桌连一桌地给人做出来好吃好喝,到头来,却是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好在没过多久,她的日子仿佛也就恢复了平静,因为窗下的油烟,又袅袅地升起来了——依然是雷打不动,似乎永远都炒不完的炒鸡蛋。油烟漫上来的时候,我虽然还是一样地会迅速起身关窗,可是以往那些厌恶的情绪,却散淡了不少。想起她儿子探亲来那些天,老太太的热切和不平,这并不可爱的炒鸡蛋里,便好像又多出了一丝让人怜惜的味道。

 

                                                              (文/阿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已发《北京青年报》、《东莞日报》、《安庆晚报》、《京江晚报》、《常州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