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简情感 |
分类: 相见有缘:人物篇 |
几乎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觉得她傻。
结婚以前就有很多人劝她:那个花枕头似的男人靠不住。且不说他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单说那“眼梢儿会飞”的毛病,就不可靠。她不紧不慢地替他解释、辨白,仿佛所有人在看他的时候都戴了一副雾气蒙蒙的眼镜,非要她出头帮着擦净了,才能以正视听。
后来,那男人果真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她抱着不满周岁的女儿,见缝插针地八下里苦找,找得形容枯槁、魔魔怔怔,找得自己从人们眼里的傻姑娘,变成了一个疯婆子。
多少年过去了,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她一个人带着女儿长大,看着她结婚生子,心里的痛也就慢慢地淡了。可是有一天,一辆残疾人摩托车一拐弯儿就翻到了地上,她的女儿刚好在一旁经过,就这么毫无先兆地被砸在下面,被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夺了性命。
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看她神情木然地抱着小外孙发呆,忍不住替她掉泪。老来丧女,壮年丢夫……这是怎样的惨痛和悲苦啊!怀里的外孙,一会儿低头拱着她那干瘪的胸脯子,一会儿伸出小手揪着她脖子上面松松的皮,揪着揪着忽然很委屈似的,“哇”地一声哭开了。
一旁的人们都跟着哭了。女人们溜出门来以后还在低声慨叹:“眼珠子都没了,眼眶子还有什么用啊?”意思是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去世,她留下的这点骨血,迟早也会跟他的父亲另奔前程。
谁也没想到,她把这个“眼眶子”好好地留在了身边,而且还为它又重配了一副“眼珠子”——她不仅帮着留在家中的女婿一起抚养孩子,还为他另娶了一个媳妇,并且把他的新媳妇算作自己的女儿。据老辈人说,这种风俗叫做“续闺女”。
新女儿和旧女婿又为她生了一个外孙女。她心满意足地含饴弄孙,脸上渐渐地又有了喜色。新女儿夫妻俩的单位都不景气,她和女婿拿出女儿去世的抚恤金,在临街的院子里盖了一间门面房,又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干洗机,帮女儿女婿俩开了一家小小的干洗店。店里的生意不忙,小夫妻俩便总是安排一个人留在家料理家务,说是要让她享两天清福。她闲来无事,买来五颜六色的丝线,跟一帮老太太在一起学编带各色小动物的中国结,一面编一面拉家常,话里话外总不忘夸女婿和女儿孝顺。
“这个老婆子还真是傻!她女婿是觉得跟她一起过是有利可图呢,这都看不出来。”街坊们凑在一起提到她,总会这么说。也有人当着她的面提醒她要多个心眼,得给自己留点后路,不能把辛苦一辈子攒下的这点养老钱,都贴补给了别人。她听了这话不急不恼,不应承也不辩驳,依旧笑眯眯地低头编那些花色繁多、寓意吉祥的小动物,编完了以后就送人,认识的小孩子人手一份。
我曾听她说起对周围这些闲言碎语的反应。她说她也知道当年抱着孩子出去找他,其实已经是没什么希望的了,但是不最后试一试,总不肯死心。嫁了自己心爱的人,还跟他有了一个孩子,她觉得此生没有遗憾;至于说到她的女婿,就算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是贪图她的财产,又怎么样呢?对于一个原本孤苦无依的老人来说,如果能用有限的金钱换来有人知冷知热,换来儿孙满堂的其乐融融,还有什么可冤枉和委屈的?
古往今来,不上当、不吃亏,捂紧自己手上的利益不被他人染指瓜分,向来被看作是聪明女人的本领。可是在冬日的艳阳下,听这样一个饱尝了人间的生离死别的老太太,如此坦然而快慰地讲述自己的感受,看着她那平和而灿烂的笑容,我倒觉得,像她这样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能利用有限的资源,给自己创造真正幸福的,才是拥有真正大智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