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际禁毒日远离毒品戒毒谈天说地 |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我听了这话有点辛酸,以为他们是为了同病相怜而彼此惺惺相惜。警察噗哧一声笑了:“吸毒的人哪有你想得这么多情善感啊?那是犯瘾啦!”
我更觉得惊奇了:茫茫人海中,就这么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就有这样神奇的默契?这帮人也未免太神秘了。
我于是对这些人的情况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拉着这位警察坐下来好好地聊了一番。我先是问她,那些吸毒人员当中,有没有一点有特色的典型案例,她想了想告诉我:“没有。都是一开始有钱,后来没钱了。为了筹钱买粉儿,什么都干,唉,这些人!”
此路不通,我只好转向,问她吸毒的大概都是些什么人,这次好像问对了路,她稍加思索就给我总结了几条,而且还分门别类,我只要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现成的文章。
据说常见的吸毒人员当中,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而且多半是在事业上开始显山露水的商人。经过一番艰苦的打拼之后,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富裕起来之后,精神上却觉得仿佛没着没落起来,于是开始吸毒。他们有的是为了排解内心的无聊,有的干脆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世地位,觉得“吸粉儿”有范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二是演艺界的明星。这些人的生活看似风光,实则要承受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巨大,得失荣辱常常就在一线之间,有些人为了解压,也有些人是为了减肥,还有人据说是为了找寻创作的灵感选择了吸毒,这一点在娱乐报道当中时常可见,在此就不多说了。
三是好奇心强,而且对毒品的危害心存侥幸的人。有一个小伙子,得知自己的哥哥吸食毒品之后苦苦劝诫,闻听对方说出“海洛因根本就没有戒掉的可能”,好胜心大动,非要亲身尝试一下然后再戒掉,以此给哥哥“做个榜样”。结果哥哥的毒瘾没有戒成,他自己也成了瘾君子。
四是有着严重逆反心理的人。有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为了跟反对她与吸毒男友相爱的家长赌气,一念之差吸了毒。起初她幼稚地以为,只要跟他“成了一样的人”,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是现在,两个人的心思都放在了毒品上,彼此反而相互漠视了,说起这些,她每每悔不当初,苦不堪言。
五是历经坎坷而自身无法排解的人。有一个女老板,在被人骗走了一笔巨额的货款之后绝望不已,为了找寻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想尽办法弄钱吸食毒品。她曾经对管教民警说过自己的这样一段亲身经历:“整整一屋子啊,满哪儿都是钱!我一边抢一边往兜里装,等第二天早上一看,皮包跟口袋里面,都塞得满满地——都是面巾纸!”
六是被人偷偷下了毒,稀里糊涂就染上毒瘾的人。一瓶饮料,一支烟,这些看似友善随意的小型社交里,往往也会隐匿着不可告人的玄机。有些人就是因为享用了别人赠送的这种“加料”的香烟和饮料而误食毒品上瘾,从此踏上了吸毒的迷途。比如前些天因为吸毒被拘的歌手谢东,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听了她的这段讲述,我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看着眼前走过的男男女女,仿佛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恐惧——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到底藏着多少令人不解,又叫人痛心的故事啊!这世界有着太多的诱惑,叫人沉迷,也叫人毁灭。就像那一丛丛妖艳的罂粟花,绽放出夺人的美丽之后,结出的竟然是那样充满罪恶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