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鸡蛋里面的商业智慧
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钟。
超市太大,我也太贪。三四个小时的一通持久逛,遛得一家三口腰酸腿软,等把那满满一大购物车的东西,手拉肩扛地倒腾到家的时候,已经累得想一屁股坐地上了。
可是还得耐着性子简单分类,因为那些鱼肉之类的生鲜食品,如果不及时地放进冰箱,那凭我们两口子这记性,它们十有八九得臭在袋子里。当我一手打开冰箱门,一手提起一盒鸡蛋准备往里放的时候,纸盒的一个提手忽然断开,“嘭”地一声掉在地上,一盒鸡蛋立时摔得彼此消除了隔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了。
我这个气呀。累个臭死把它搬上六楼,早不破晚不破,偏偏在我打开冰箱门的一霎那落地开花,这不捉弄人吗?
一股无名火腾腾地往上窜——这么贵的鸡蛋居然配这么个破纸盒子,厂家的脑子喂给鸡吃了吗?一赌气,抄起被碎鸡蛋弄得湿漉漉、粘唧唧的包装盒子,按照上面的电话找到厂家,理直气壮地把值班的客服批评一顿。
本来不过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的,却被客服人员相当到位的几句软话哄得火降了、气消了、弄到最后,甚至还过意不去了——听声音,对方应该是个老大姐,她先是十分诚恳地道歉,然后仔细询问、记录了这盒鸡蛋的品种、规格,最后执意要我说出家里的地址,承诺第二天派人把一盒鸡蛋送到我家。
我告诉她不用——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已经道歉了,再让人专程跑一趟送上门来赔偿,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不就是几十块钱吗,大不了,以后不买他家的鸡蛋就是了。
谁知第二天上午,又接到他们市场总监的电话,说顾客是绝对的上帝,因为他们产品的包装质量问题给我造成了损失,不仅要赔偿,而且一定要登门致歉。我对如此这般的礼遇没有思想准备,又被当了“绝对上帝”的感觉忽悠得有点飘飘然,几番推脱不成,还是半推半就地说出了地址,只是为了保持警惕,我把约见的地点定在了小区门口。
两个小时之后,总监准时到了。除了例行的道歉和执意地赔偿之外,还详细地说明了这批包装盒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尝试使用了便宜的瓦楞纸,这样包装盒的成本便因此而降低了一毛钱。我对他们的做法不以为然,跟他说肯花几倍的价钱买他们鸡蛋的人,在意的绝对不会是增加还是减少一毛钱的包装价格。他认真地听着我说的话,还不时地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点什么,我看着他心里在想:顾客和商家,为了一盒鸡蛋站在马路边如此融洽地交流,我是不是热心得过头了。
临走之前,总监还向我介绍了他们位于怀柔(或者是延庆,记不清了)的养殖基地,说是在一座青翠的山脚下,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约我找个时间去参观一下。我客气地谢绝了,心里却忍不住想笑:一个庞大的养鸡场周边,风景可能优美,可是空气——怎么可能清新呢?
虽然明知道人家的热忱里含着做秀的成分,是典型的商业智慧,可还是再次接受了这个品牌。五六年了吧,我家吃的鸡蛋,一直都是那个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