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治互联网低俗风有无良策?

(2009-01-06 20:32:08)
标签:

整治

互联网

低俗

良策

网站

网民

媒体

陈永东

it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整治互联网低俗风有无良策?

文/陈永东

 

  这个问题不是第一天提出,但答案并是不那么明朗!但是,随着这两天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深入,这个问题再次显得非常突出且无法回避。陈永东认为,答案是有的,但必须靠国家监管部门、各大网站、所有网民、舆论监督媒体与法律工作者一起使劲。

  一、国家:加强监管应该态度明朗,多个部门不能相互推诿

  首先,互联网低俗之风的确严重,国家监管应该态度明朗,旗帜鲜明。此次,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5日启动后,立即公布了一批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俗内容的网站名单,虽然许多网站非常著名,但存在问题该点名的还是该点。目前许多网站存在大量低俗与不雅信息,以前对此类情况不知道该归口那个部门管,但这种状况国家出面亮剑清剿责无旁贷

  其次,监管要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必然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此次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就由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7部门共同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该专项行动。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希望不要留于形式,出现问题时不要相互推脱责任,避免出现有名利的事抢着干、棘手的事争着躲的情形

  二、网站:技术人工过滤双管齐下,企业社会利益同时并重

  首先,网站应重视技术与人工两方面过虑,双管齐下。在技术层面,对于文字过滤,应该坚持并提高过滤水平;对于图片过滤(也是此次被点名网站主要问题),目前国外已经有企业开发了能过滤90%不雅图片的软件,相信以国人的智慧应该也能开发类似的软件,关键是想不想做好这件事。在人工层面,也必须非常重视,因为技术毕竟存在一些可钻的空子。同时,网站不能以海量信息、人力不足为借口和托辞

  其次,网站应该在赚票子的同时,好好想想能给社会带来些什么。应该说,任何企业都不应该只考虑赚钱,而不顾社会责任。说白了,任何网站不能因为要吸引更多的眼球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而不顾所发布信息的社会影响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网站赚钱方式可以有多种,但以牺牲社会利益而追求企业利益的方式则注定会出问题--赚钱也得讲个良心。

  三、网民:注意文明礼仪抵制恶俗,避免诬蔑诽谤彰显公德

  网络是虚拟,但也是一个社会,任何网民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观点意见时,都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及文明礼仪。其实,我在网上也经常看到一些有道理的意见与观点,但在表达时却用了不文明的词语或句子,结果所提意见与观点自然被他人所轻视。恶俗的表示方式只会引起他人的误会与反感,而文雅的表示方式则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和平时一样--再有道理也不能总是污言秽语

  同时,即使是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人,在遇到诬蔑、诽谤与谩骂时,也不会心里舒服,更何况网民还有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些的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则可能产生重大思想包袱与障碍,甚至产生自杀等行为。同时,网上“很黄很暴力”的情况的确存在。因此,呼吁网民在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平台时,应尽可能避免伤人的言辞,对上传或传播的东西也得讲点底线--啥事不都得有个起码的社会公德

  四、媒体:及时曝光网络低俗行为,时刻发挥监督引导作用

  舆论导向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时更应重视。对于目前互联网上出现的低俗风气,各种媒体都可以进行揭露与曝光,不要含含糊糊和稀泥。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危害情况应该好好做些调查与报道,不仅让社会认识,还要让国家重视,更要让各大网站意识到一些低俗信息的危害程度之深--因为有些企业经营者连起码的内疚都没有

  监督各大网站的信息构成情况是一方面,对于网站与网民进行正面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比如,有些时候所谓的某某“炮轰”某某某其实就是一些网站炒作出来的,这种相互“炮轰”的内容往往过多关注的是低俗的对骂,但许多媒体却跟着转载而不做引导;又如,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量,大量发布看似不违反规定的“有色”图片,也需要媒体进行监督与引导--至少这次新闻办就点了他们的名

  当然,我们的法律工作者也不能闲着,赶紧研究起草互联网上控制低俗之风的法律条文。因为虽然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社会多数人是自觉的,但就有些企业与人个喜欢钻法律的漏洞。那么法律工作者有义务尽早提出合理的法律条文,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

  总之,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国家多个管理部门、所有网站、所有网民、相关媒体与法律工作者,一个都不能少。少了谁,互联网这股低俗之风都还会刮不停--至少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我们下一代想想

 

(如果你觉得本博客的确还可以,请你投一票:http://tech.sina.com.cn/blog/Best2008/index.html
因为我有幸成了2008年度新浪IT博客评选活动的侯选博客,谢谢你的支持!)
 
===========================================================
作者:陈永东
博主网易博客:http://163cyd.blog.163.com
博主搜狐博客:http://cydsohu.blog.sohu.com
博主电子邮箱:cyd888@sina.com
===========================================================
走过,路过,顺便看看博主建立的圈子
“新媒体创意圈”:http://q.blog.sina.com.cn/newmediaq
“电子商务评论”:http://q.blog.sina.com.cn/ecquan
“上戏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stablog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